首页 > 综合百科 >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4-08-20 18:46:39 浏览量: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本文简介: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本文内容:

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

1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2关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3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4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的观点,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6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7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8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9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10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1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1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3.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4.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

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

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

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及其现代意义。

1、

物质定义: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3、

意识的形成及其本质。

形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本质: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第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观念的东西都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其“原型”,意识的源泉不在人脑,而在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具有主观特征。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是庸俗唯物主义。

4、

运动与静止: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实物的根本性质未变样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

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

实践的含义、类型、特点。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其特点是:

一、物质性。构成的主体、客体(对象)、手段(工具)和结果等是客观的物质形态。二、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创造性活动,与一般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有本质区别。

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实践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

类型:

一、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二、社会政治实践。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人们形成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三、科学文化实践。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与文化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人们认识自然与社会现象及其客观规律的探索过程。

在这三种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主导作用。

7、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然后,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8、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9、

联系与发展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方法论意义:

普遍联系的原理是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观点“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地处理和协调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正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具体体现。

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实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方法论意义:用发展的眼观看问题。

10、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1、

同一性与斗争性;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1)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单方面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12、

普遍性与特殊性。

(1)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是:

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二、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三、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

(2)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掌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13、

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14、

质量互变原理、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质量互变: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第二,质变是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方法论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5、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以及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统一等。

关系: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和原则,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类思维方法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表现为:

1、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

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

16、

规律及其特点。

规律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持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是:

一、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消灭、改变、改造。

二、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

三、稳定性。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只要条件具备了,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17、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应用。

1、

概念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

2、

辩证关系

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1、

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及特点。

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论与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相对立。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实践的观点,与怀疑论、不可知论相对立。

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把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引入了认识论之中,从而既与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认识、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反映论的根本缺陷,使认识论成为能动的反映论。

4、

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层面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由不知道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即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认识到实践,

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6、

真理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具有向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的趋势。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规律。

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7、

真理的检验标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8、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

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特点:

一、客观性。这是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

二、主体性。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主体性的内容。

9、

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一般说来,由于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一样,它们都是由人们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都是为实践取得成功服务的。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关系。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唯心史观有两个缺点:第一,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的历史。第二,主张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关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存在变化了,社会意识也要或迟或早地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阶级对抗或有阶级斗争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起着阻碍或破坏作用。

3、

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

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时又滞后于社会存在。

二、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发展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

三、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

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互相制约。

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5、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6、

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人们的主体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7、

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8、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它的具体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其内容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1、

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1、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发上了变化,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性劳动,也需要做出新的认识和界定。

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有利于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摆到重要位置。

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2、

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表现在: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化。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