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英文
中国英语教学应该如何改进?
改变考试的方式就可以。
现在的考试是以笔试为主,基本或根本没有口语考试,由于不考口语,所以大家对口语,学语言最重要的能力,不重视。
导致多年来的哑巴英语现象。
如果改成以口语考试为主,低年级不考笔试,高中以后增加少量的笔试内容,到大学四六级才正式考笔试,那样,我们的英语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考试就是指挥棒,你考什么,大家就学什么,你不考,人家连看都不看,不考口语练那破玩意干嘛。
但如果考试以口语为主,口语就不是破玩意,而是香饽饽,老师和学生都会脑袋削个尖地往前学,老师也就不会去钻研那些难题,偏题,和怪题,那时就会比谁的发音更准,谁的口语更地道。
谁更有办法训练口语。
如果那样改革,学生的感性认识会大幅增加,增加的结果就是以后的阅读能力的提高,能读懂文章,就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有兴趣,而不是像现在,看阅读题跟看天书一样,一切都靠蒙和猜。
凭中国人的聪明,如果考试以口语为主,那么,世界上非英语国家中中国人的英语会是最好的,而且也更有利于把中国文化传道世界,也能更好地把汉语传播出去。
我国从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的颁布,到 2017年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 的修订完成, 历时14年, 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 英语课程改革取得了理念层面的重要突破, 开展了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坚持, 已经基本扭转了中小学生既听不懂也说不出英语的现象, 使英语教学质量得以逐步提升。
但是, 我们的课程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课程目标未能脱离学科本位的思路, 各要素如何协同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产生影响并不清晰, 也未能提供具体且可操作的实施途径等等。
故此, 我以为我国英语教学至少还存在以下有待改进的问题:1. 教师虽然赞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在多数课堂里, 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导的课堂仍然比较普遍,教师关注教多于关注学。
2. 在大多数学校, 课程并未实现真正的选择性; 学校和学生更重视高考科目的课程。
非高考科目的课程很少开设, 也很少有学生愿意选择。
指向高考的选修课程, 几乎成为所有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
3. 忽略了语言教育最本质的东西, 即学科育人, 表现为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及文化内涵的深度学习不足, 教学呈碎片化、表层化、模式化和标签化特征。
4. 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模式导致教师缺乏课程改革的内生动力; 具有针对性的、深入课堂的教学改进项目不多,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公开课缺少常态课的实践基础, 教师难以移植或模仿。
5. 缺少以促学为目的的课堂教学评价与研究; 多数教师对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并不理解, 也不知道如何操作。
终结性评价仍然占主导地位, 教学受应试挤压依然严重。
要解决这些问题, 特别是英语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 教师对语境创设不充分, 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 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的新课程必然引发我们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思考和对教-学-评方式的进一步优化, 为解决目前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