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鉴别绿松石最简便的方法

鉴别绿松石最简便的方法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8 06:10:14 浏览量:

鉴别绿松石最简便的方法本文简介:(一)从绿松石的蓝色说起1.jpg(68.32KB)2007-7-1304:10国外宝石界赋予绿松石的蓝色以重要评价意义。在许多有关绿松石的介绍中都提到松石的蓝色在评价中的意义。我个人也很喜爱代表天空与海洋,象征宁静和广阔的松石蓝色。在我国松石的主产地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天、湖蓝”色。在国外有关资料

鉴别绿松石最简便的方法本文内容:

(一)从绿松石的蓝色说起

1.jpg

(68.32

KB)

2007-7-13

04:10

国外宝石界赋予绿松石的蓝色以重要评价意义。在许多有关绿松石的介绍中都提到松石的蓝色在评价中的意义。我个人也很喜爱代表天空与海洋,象征宁静和广阔的松石蓝色。在我国松石的主产地人们把它形象地称为“天、湖蓝”色。在国外有关资料中常见王室及贵族配戴蓝色松石的记载,而在我国却以绿色的松石作为皇族饰物的资料为多。绿松石在我国的得名也是因为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

绿松石属自色宝石。因其内部所含致色微量元素的比例不同,使其色彩各有差异。当宝石内部含铜的氧化物多时呈蓝色系;含铁的氧化物多时呈绿色系;含二价铁多时呈黄、褐色系。绿松石在产地有“五色石”的美称,从颜色上大体可分为蓝、绿、褐、黄、白五大类,几百种差异。颜色并不影响绿松石的质地,在评价中不应具主要意义。

2.jpg

(44.87

KB)

2007-7-13

04:10

致密、纯净

的“天、湖蓝”、“松、果绿”、“菜籽黄”、“锈铁红”等,均十分难得,其中“菜籽黄”色就比“天、湖蓝”、“松、果绿”色更为稀有。只需按个人对色彩的喜好来选择。

对绿松石的评价主要应依据其质地、块度和工艺。国际珠宝界将绿松石综合分为四大品级:一级品(波斯级)、二级品(美洲级)、三级品(埃及级)、四级品(阿富汗级),并不具有产地意义(在此不多介绍)。以一级品为质量最优。有资料记载过锌绿松石(一种透明的绿松石),极为罕见,琢磨后没有超过1克拉的记载。

(二)小论绿松石的分级

在我国一般将绿松石按质地划分为:瓷松、铁线瓷松、硬松和面松或称泡松。

瓷松

矿体结合紧密、质地细腻、颜色均一,块度较小。经切割、打磨后,可呈现瓷器质感及光泽,色彩娇艳。成品超过50克的已极为少见。

铁线瓷松

矿体及切割、打磨后特点与瓷松基本一致,只是宝石中含有与宝石结合紧密的黑色或褐红色纹理,称铁线。以铁线细腻、清晰者为上品。因成品可带围岩加工,所以可见块度大者。300克以上者也属难得。

硬松

一般矿区产出多为此类。矿体结合比较紧密、质地相对细腻、色彩丰富,块度不均。经切割、打磨后,呈现油、蜡质感及光泽,色泽柔和。有颜色均一者也包含铁线及花斑松石。主要区别在块度。颜色均一者,成品多在1000克以下。也有2000—5000克的珍品,极为少见。铁线及花斑松石块度相对较大,成品多在3000克以下。也可见5—10千克,甚至20—30千克者,实属稀有,多只做表面切割、打磨后,作为宝石矿体观赏及收藏,极富升值潜力。

此类为首饰级绿松石,原料产量相对丰富,产品种类齐全,价格差异较大。选购成品时,应以色彩及纹理独特、表面光泽柔和、块度较大者,价值为高,当然工艺评价也不可或缺。

泡松或称面松

矿体结合疏松、质地松软、色泽暗淡且所有颜色中都带有灰白色调。切割后呈现土状质感及光泽,无法抛光,不具打磨意义。

此类为饰品级绿松石,原料经切割后,可研磨成粉入药。此品级绿松石硬度低、密度小、色泽灰暗,均须经灌注、染色处理后,才可打磨、抛光,加工成为饰品佩戴。不具收藏价值。

(三)小议绿松石的价格

绿松石在我国四大名玉中,已知储量最少。与国际珠宝市场价格相差近10倍。所以绿松石在我国应极具升值空间。

天然产出的绿松石在加工过程中损耗极大,未经任何处理的原料石经加工后成品率只能达到15%—20%,可称为A货。如经灌注处理后成品率通常可达到50%—60%,

最高可达70%—80%,可称为B货。灌注方法一般有两种:“浸胶”常温、常压中进行处理和“注胶”常温、高压下进行处理,也可统称灌胶,均需在宝石加工前进行处理,以提高成品率(货质)。还有将其进行染色处理,以提高色度(货值),可称为C货。也可两项处理同时进行,可称为B+C货。有关处理过程在此不多介绍。这种处理方法在国外已被普遍接受,在国内尚不被认可。鉴别时可用《真伪易辨》中介绍的“水浸法”区分,简便快捷。

在我国有一种古老的,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传统玉石优化方式,被称为“蘸蜡”、“过蜡”或“合蜡”,在所有玉石加工工艺中,均得到应用。方法是在玉石已被加工为成品后,在其表面蘸一层天然蜡(川蜡)再进行抛光。目的是保水、固色,并可使宝石不宜被浸污。应该仍属A货。在用“水浸法”鉴别时,需将宝石在水中多浸泡一会儿(约1—2分钟),也会出现饱水变色现象。

目前市场中绿松石成品,多为经灌注处理的B货、C货和B+C货。在国内珠宝玉石市场中绿松石的A、B、C货混售,且价格交叉,首饰级与饰品级也无明显区分,消费者很难以价格判定品质。成品(不含附加工艺及品牌价值)零售价格多在15—80元/每克不等。在A货与B货间,因成品率所导致的价格差异应在3到4倍之间,B货与C货间无明显价格差异。市场中宝石级绿松石成品“罕见”,大多数商家不会有A货“瓷松”。一般也不会按克重销售,单件价值多在千元左右。

(四)说说绿松石的佩戴

在佩戴绿松石饰物运动、生活(如:游泳、洗澡、蒸桑拿)时,一般不会对宝石造成任何影响。但绿松石多孔隙,且颜色娇嫩,佩戴时应注意与有色的液体和易褪色物品保持距离,以免颜色顺孔隙渗入,使宝石浸污,难以清除。

在进行专业检测时也应注意,鉴别时应谨慎使用折油(检测宝石折光率时专用的液体),避免使用重液(检测宝石比重时专用的液体),因为三溴甲烷、二***等会沾污宝石,无法清除。

在进行首饰加工时须注意,绿松石不耐高温(160度以上),不耐明火,不能直接火烧以免变色,甚至炸裂。

绿松石属磷酸盐类宝石,在酸性(如盐酸之类)液体中会缓慢溶解,表面变为褐黑色极难清除。在佩戴与存放时应避免与酸性物品接触。

对于A货绿松石首饰最好的养护方法就是长期佩戴,通常贴身佩戴三个月左右,就可使您的宝石“温润尔泽”,色度也会有明显变化。需要长期(6个月以上)保存时,只需用温水将松石浸泡至水凉后,洗净晾干即可。如短时间(6个月以内)存放可将松石洗净、晾干后在表面涂一层无色的油(如:甘油、婴儿油等),再次佩戴时将表面的油擦去,便光泽如新。

(五)细说我知道的绿松石

说说那95%的仿品

现如今绿松石的仿制品充斥市场,主要仿制品是一种叫“菱镁矿”的矿石,属碳酸盐类矿物。在我国的内蒙等地,有大量产出,价格低廉。

1.jpg

(55.38

KB)

2007-7-13

04:21

【化学组成】Mg[CO3]与Fe[CO3]之间可形成完全类质同像,有时具有Mn、Ca、Ni、Si等混入物。【晶体结构】三方晶系;

-R

c。菱镁矿:菱面体晶胞:arh=0.566

nm;α=48°10′;Z=2;六方晶胞:ah=0.462

nm,ch=1.499

nm;Z=6。

经染色、充胶后,可仿制各种绿松石产品,颜色鲜艳而丰富,色彩均一(染的嘛,要什么色有什么色)。可作为装饰品供人们佩戴,但它不具有宝石的价值与意义。

2.jpg

(89.38

KB)

2007-7-13

04:25

3.jpg

(53.38

KB)

2007-7-13

04:25

常见的还有几种,我认为干脆就是“塑料”,见火就着。

4.jpg

(66.88

KB)

2007-7-13

04:31

5.jpg

(56.84

KB)

2007-7-13

04:31

6.jpg

(77.7

KB)

2007-7-13

04:29

再有就是用玻璃仿的。(我这儿暂时没有实物)

还有几种造价相对高一些的仿品,如有种用石粉(不是松石粉)染色后压制的产品,有时为了增强爽滑的手感还添加一些滑石粉。

多有网纹,且纹理清晰、平滑。

7.jpg

(56.78

KB)

2007-7-13

04:33

来看看天然松石的纹路。

8.jpg

(58.02

KB)

2007-7-13

04:40

还有就是“吉尔森再造绿松石”,是1972年由外国人发明的。有记载称其是使用绿松石粉,据说还采用了陶瓷的制造工艺,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这种方法有技术壁垒,目前国内应没有制造,但我国市场中有大量进口原料在国内加工的各种饰品出售。由于原材料是进口的,所以价格并不便宜。其特点是颜色均匀,净度极高,无一丝纹理及杂质(这是制造技术所限)。

9.jpg

(60.86

KB)

2007-7-13

04:40

再来看看真的。

10.jpg

(56.89

KB)

2007-7-13

04:40

再介绍一种叫“羟硅硼钙石”,又称“软硼钙石”,属硼酸盐类矿物。单斜晶系,常见块状***体。切磨后表面玻璃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3—4。主要产自美洲,

11.jpg

(47.37

KB)

2007-7-13

04:41

市场上有人叫它“美国白松”,染色后“铁线”处仍成灰白色。还有用硅孔雀石和三水铝石仿松石的,但国内市场很少见,我就不多介绍了。

真伪易分

最简便的鉴别方法

绿松石有一个特性,她含水、多孔(这孔是理论上的,肉眼要能看见,那是打的孔)。松石中的水以三种形式存在于宝石内部:吸附水、结晶水、羟基(结构水),含水量一般在15%--20%之间。就她的这一特性我介绍给朋友们一个比较简单的鉴别绿松石真伪的方法:“水浸法”。

操作很简单,只要少许白水,一定要白水呀!如果是有色的茶水或可乐什么的就会把真正的绿松石浸污(不过现在市面上你能看到的绿松石,我敢说您随便拿什么泡都没事,那1%不是那么好碰上的。别贫了!快说!)。接下来你只需要把你看中的绿松石

1.jpg

(50.75

KB)

2007-7-13

04:58

往水里一扔,

2.jpg

(47.03

KB)

2007-7-13

04:58

数10—20下,说一声:“变!”

3.jpg

(46.92

KB)

2007-7-13

04:58

她就变这样了!你看到哪条饱水线了吗?

这说明她一定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好东西。因为一般来说不也会有人拿这样的好东西去染色处理(除非他脑子坏了!!!)。

好,现在让我们来换一块,再按刚才的程序来一遍!

4.jpg

(54.38

KB)

2007-7-13

04:58

5.jpg

(49.83

KB)

2007-7-13

04:58

1、2、3、4、5、6、7、8、9、10“变!”

6.jpg

(54.77

KB)

2007-7-13

04:58

它要是这样,没有任何变化,哪么它至少是B货(灌注处理),加不加C(染色)咱以后再说。

好玩吧!有机会去找找属于你自己的1%吧!别忘了“松石护主”啊!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