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期
基期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是报告期的对称。物价指数是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与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对比计算的相对数,通常把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叫做基期,把与之进行对比的时期叫计算期或报告期。
物价指数的基期主要包括固定基期、扩大基期、同期基期、环比基期四种。其中,固定基期采用历史上某一特定年份的价格水平做为对比基期,固定不变。扩大基期以历史上若干连续年份组成的价格水平数列为对比基期。同期基期以不同年份的同一时期做为对比基期。环比基期以各报告期或计算期的上一期作为对比基期。
?
基期是什么意思?
基期(英语:base Period)是指统计数据用作索引或比较基础的期间。
这段时间通常是一年,也可能是过去的季或月,用作新数据的比较基准时,基期通常被赋予的初始值为100。基期经常应用在金融和经济学,例如在衡量通货膨胀或其他可能随时间变化的指标,基期也可称作为参考期。
基期的数值,称为基数。 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属于这期的有“入选样本股票”称为基期股票;规定的基日;规定的基日指数值(基期指数)。
基期股票的市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固定不变的。如以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字与1990年的数字对比以计算“八五”期间的发展速度时,1995年即为报告期,1990年即为基期。基是指统计基数,期是指统计时限。
扩展资料:
固定基期与移动基期
基期是计算动态指标时作为对比的标准,固定基期是在分析变化时,作为对比的时期固定不变;移动基期是在是在分析变化时,以前一期作为对比基准时期,移动基期会随着需要比较的报告期不断变动。
以固定基期为标准所计算的指数比较适用于长期比较,以移动基期为标准所计算的指数比较适用于短期比较。
基期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用在衡量消费性商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形,一般会选定一个基准的年或月做为基期,并将基期设定为 100,以方便其它各报告期的数值做比较分析。
透过基期比较,能分析当期物价涨跌,例如基期年的指数为100,目前物价指数为120,代表现在要花120元,才能购买在基期年花 100 元可取得的商品及服务,需用比较多的货币才能取得与基期相当之商品及服务,表示购买力下降。
物价指数主要作为商品价格变动的指标,是用某一时期和另一时期的价格比较来分析物价变化。作为对比的基准时间点叫基期,与之进行对比的时期叫报告期。
什么是基期和报告期?
基期:基是指统计基数,即确定一个日期作为参考标准。基期是一个基础期、起始期的概念,是一开始作为基准的时期。可以是本年、也可以是若干年前的任何日期。
使用基期概念是为了将开始时间定位,作为对比基准,基期相当于一个对照组。比如想要知道2017年的发展情况,就需要一个对比基准,这个对比基准就是基期。至于选用哪一年做为基期与研究目的有关。通常选用上一年,也可以选用过去的任意一年。
报告期:就是当前研究的阶段,是当期的意思,就是把现在研究的这一期和那一期进行对比。统计的目的就是要找规律,要对比分析,所以才有基期或基年,报告期、研究期或报告年。报告期与基期是一对指标,一般报告期都是针对基期而言的。
扩展资料
示例:
某企业2015年的收入是88万元,比2014年增加了一倍,这里的2014年就是基期,2015年就是报告期。如果要研究2009年物价水平并且和2000年比较,那么2009年就是报告期,2000年就是基期。以价格指数为例,2017年10月份,CPI环比上涨0.1%。
价格指数的报告期是2017年10月,基期就是2017年9月;
2017年10月份,CPI同比上涨1.9%,指数的报告期是2017年10月,基期是2016年10月;
2017年1-10月平均,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5%,即指数的报告期是2017年1-10月,基期是2016年1-10月。
另外,基期不一定是某个具体日期(时点,如1月日),基期与报告期可能是一个时点,也可能是一个时段(时期,如某年、某月等),这取决于研究对象是时期指标还是时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