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国家线出来了
2017考研国家线预测2019考研国家线出来了,普遍涨分,你们怎么看今年?
我是一名高级教师,专注教育问题解答,欢迎大家关注。
今天,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公布了,一时间就将这个话题冲上了热搜,可见大家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
今年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原因其实也蛮简单的,无非就是现在考研已经成为了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也说明越来多的人参与到了考研中去,就从2018年290万人报考研究生就能看出端倪。
考研这么热门,自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一是考研变得越来越难,分数越来越高。
考研跟交易市场一样,参与的人多了,自然一切都水涨船高。
毕竟目前研究生还没有像本科一样,大面积扩招。
于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可能还要维持一个阶段,那么,考研自然就是一种挤破头的局面。
二是无形中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大家都去考研,研究生毕业人数自然也是越来越多,这对就业市场自然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同等条件下,自然先优选研究生,然后本科生。
那么就会造成本科生就业困难,他们没办法,只能去选择考研。
如此周而复始。
在这种大环境下,今年考研分数线出现普涨,全在意料之中。
今年笔试刚考完,网络上就不断出现预测,那就是今年国家线一定是会上涨的,涨幅在5-10分左右。
从今天公布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专业确实如此,一般是涨幅10分,有的是5分,个别专业出现了单科分数线下降,但也只是个例。
出现这种局面,对于未来想继续考研的学生来说,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并不用害怕,想考研,继续报考,不用在乎周围有多少人在陪你考试。
自己有本事,其它人可能是分母,自己就要做分子。
再说了,就拿今年考研的情况来看,290万人报考,最后要录取的是70多万人,考录比也有25%左右,再加上之前的保送名额,想读研,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至少,这要比当年参加高考简单多了。
2019年考研的国家线终于公布,与之前的预计无异,各科普涨成为现实。
之前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大部分高校各专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国家线更厉害,只有两门学科没有变化,其余全部上涨,对于290万考生来说,这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各学科涨幅情况先来看看各学科变化情况:学术学位类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上涨15分,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分别上涨10分,法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体育学、工学照顾专业、中医类照顾专业都上涨了5分,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上涨3分,只有农学和军事学与2018年复试线持平。
专业硕士跟学术硕士相似,普遍上涨5-10分,只有农业、兽医、风景园林、林业类与去年相同,各单科也普遍上涨3-8分。
国家线上涨关键还是要及时做好应对之策分数线上涨说明今年高分考生多,但各校的录取名额不会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会有相当一部分高分考生也不能上线。
能上国家线的同学也不一定就能达到目标学校的专业线。
这时候主动性强,下手早的同学往往能占先机。
能上线的同学没有旁想,抓紧时间准备复试;多练练英语口语,自我介绍要熟悉精炼,表达流畅。
达到国家线的同学但不能达到学校线或者专业复试线,抓紧时间联系调剂,调剂系统3月20号开放,在这之前一定要联系好。
上不了线的同学,现在是春招的高峰期,认真准备一份简历,找份称心的工作也不是那么难。
二战的同学关键是调整好心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定信念。
就业难催生考研热从报考人数大幅上涨,二战人数增多,学校和专业冷热不均,专业硕士热度上升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目前的就业形势催生了考研的热度,本科特别是普通本科就业难,冷门专业和紧俏专业就业差距大,让很多学生不得不选择考研,这样的态势估计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今后考研也许会竞争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