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
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本文简介:报告编号:2008TCOR004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委托单位****委托编号2008TCOR004工程名称****工程地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结构型式框架桩基类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0-C25设计桩端持力层强风
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本文内容:
报告编号:2008TCOR004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委托单位****
委托编号
2008TCOR004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施工单位****
结构型式
框架
桩基类型
混凝土灌注桩
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C20-C25
设计桩端持力层
强风化花岗岩
桩径(mm)
500
桩长(m)
10~15m左右
总桩数
20根
检测桩数
8根
检测方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
检测目的
基桩完整性
检验仪器
KON-PIT(N)反射波基桩动测仪
检测日期
※※
检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检测结论
本次共对8根基桩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其中:
Ⅰ类桩共5根,占所测桩数62.50%;
Ⅱ类桩共3根,占所测桩数37.50%;
Ⅲ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0.00%;
Ⅳ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0.00%。
备注
批准:
审核:
校核:
主检: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由*****单位承建。该工程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共计8根,设计桩径为500mm,于※※年※※月※※日浇注。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受中铁第十一工程局的委托,对该工程基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受检桩编号为1、8、17、12、20、10、16、13,共8根。
二、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
(1)杂填土:稍湿,松散,层厚1.10~4.6m。(2)淤泥:饱和,流塑,厚度1.30~4.2m。(3)残积砂质粘性土:湿,可塑~坚硬,层厚2.20~8.60m。(3)-1强风化花岗岩:为花岗岩风化残留球状风化体,呈散体状、碎块状,厚度3.80~7.00m。(4)全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厚度3.00~18.80m。(5)-1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1.50~23.20m。(5)-2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碎块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0.50~15.20m。(6)中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清晰,裂隙不发育,最大揭露厚度9.20
m。
三、反射波测桩的基本原理
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反射波法测桩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其基本原理为:用锤激励桩头,所产生的应力波将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波阻抗界面,将产生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应力波反射和透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波阻抗的大小。由波动理论可知,当应力波遇到断裂、离析、缩颈及扩底时,由于波阻抗变小,反射波与入射波初动相位同相;当应力波遇到扩颈、扩底时,波阻抗变大,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初动相位反相。结合振幅大小、波速高低、反射波到达时间等可对桩的完整性、缺陷程度、位置等作出综合判断。
桩身长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L=
式中,L为桩身长度,Vp为应力波传播速度,T为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
四、资料分析与结果
本次共对2根桩进行了低应变法检测。其结果详见附表,各试桩的实测信号曲线见附图。
桩身完整性分类为:
(1)Ⅰ类桩(完好桩):桩身连续性好,桩身规则,混凝土结构密实,桩体无缺陷存在,在时域波形上表现为曲线规整、圆滑、无异常信号迭加。
(2)Ⅱ类桩(一般桩):相对完好桩而言,桩身规则性略有差异,反映在时域波形上则有轻微异常信号迭加,波形不甚圆滑,说明桩身局部存在轻微的离析、缩颈、扩颈等缺陷,但整体尚好。
(3)Ⅲ类桩(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畸变较大,桩底反射信号不清楚,难以辩认。说明桩身存在局部缩颈、夹泥、离析等缺陷。这类桩对单桩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
(4)Ⅳ类桩(严重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严重畸变,无桩底反射信号,桩间反射信号较强,桩身存在严重缩颈、离析、夹泥、断裂等缺陷。
基
桩
检
测
成
果
报
告
表
序号
桩号
桩径m
桩长m
波速m/s
桩身结构完整性描述
类别
备注
1
1#
0.5
14.30
3236
桩身完整
Ⅰ类
2
8#
0.5
14.40
3624
桩身完整
Ⅰ类
3
17#
0.5
15.20
3359
桩身完整
Ⅰ类
4
12#
0.5
11.70
3387
距桩顶6.4m左右缩颈
Ⅱ类
5
20#
0.5
12.20
3398
桩身完整
Ⅰ类
6
16#
0.5
14.40
3207
桩身完整
Ⅰ类
7
10#
0.5
15.50
3212
距桩顶8.3m左右缩颈
Ⅱ类
8
13#
0.5
15.50
3411
距桩顶12.4m左右缩颈
Ⅱ类
低应变法检测结果:
Ⅰ类桩共5根,占所测桩数62.50%;
Ⅱ类桩共3根,占所测桩数37.50%;
Ⅲ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0.00%;
Ⅳ类桩共0根,占所测桩数0.00%。
五、波形图见附图
相关文章
- 林丽渊现在做什么(林丽渊)
- 鲫鱼汤怎么做好喝又营养(鲫鱼汤怎么做)
- 水手 歌词(回味美好歌词(水手))
- 1700克有几斤
- 儿子结婚请柬邀请函怎么写
- 简单又炫酷的转笔技巧(转笔技巧)
- 大连财经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 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吗
- 跳舞solo是什么意思
- 男方生育保险能报多少钱,生育保险计算方式
- 2018年每一个月各有几天
- broccoli
- 盎怎么读组词(盎怎么读)
- 上海10号线地铁首末班车时间
- 2020年春运时间开始结束是几号(春运火车票什么时候可以预定)
- 无置喙成语,跟一二有关的成语
- 池晟俊(关于池晟俊简述)
- 描写景物的 什么
- 探秘LOL吸血鬼:德莱文与致命魅力
- 中国移动有什么好的套餐(中国移动套餐有哪些)
- 创意设计(关于创意设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