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软件工程的学生考研专业课有哪些

软件工程的学生考研专业课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8 07:49:16 浏览量:

一般院校都是全国统考,会考四门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

软件工程考研初试科目一般如下(十二月份统考):

1、政治。

2、英语一或英语二;

3、数学一或数学二;

4、专业课数学一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数二包括高数(不含三重积分等)、线性代数。

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四门课包括《数据结构》《网络工程》《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综合(三四门课,具体情况看学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或软件工程等。

软件工程考研方向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专业硕士)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的是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2)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考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

计算机考研考考试课程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从2009年起对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进行调整及命题形式进行改革。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调整后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卷面满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

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

三、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命题工作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委员会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组织实施,阅卷工作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组织,有关考务工作要求另行通知。

四、对于授理学学位的招生单位,第三单元考试科目可选数学一,也可自命题;第四单元考试科目必须采用联考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五、相关招生单位均应根据初试科目内容、要求的变化和《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的要求,及时对该学科复试内容、办法和其他相关工作作出相应调整。

六、有关招生单位可充分利用接收推免生的方式招收跨学科专业的生源,对此招生部门应主动做好与培养、推荐部门的衔接工作。

研究生考试简介:

研究生入学考试指教育主管部门或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选拔要求因层次、地域、学科、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语、思想政治理论、高等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学习形式存在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学习三种形式。

2017年8月25日,教育部发布《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报名时间为:2017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

计算机考研需要考政治、英语和专业课程,专业课一是专业基础课或数学,专业课二是专业综合课。

通常是由招生院校自行组织复试并公布考核内容,科目一般有计算机专业课、外语口语、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等。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重点考查考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

计算机考研需要注意:

研究生教育对高校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因此在选择目标学校时,应更加关注学校的整体实力。整体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交叉研究方向,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

随着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竞争的日益激烈,考生应注意复试和初试。复试环节往往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复试时应适当扩大复试范围。

专注于计划而不是沟通。在研究生复习的过程中,虽然适当的沟通也很重要,尤其是和老师的交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复习计划。

根据历史经验,是否有复习计划以及复习计划的执行对最终的考研成绩影响较大。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按时间做计划往往比按任务做计划更合理。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