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之也温的即的意思
“即之也温”的“即”是靠近,接触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接近他又温和可亲。
出自《论语·子张第十九》。
原文节选为: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译文:
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他的样子庄严可怕,接近他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语言严厉不苟。”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子夏说:“每天学到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东西,每月都不能忘记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子夏说:“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做些打扫和迎送客人的事情是可以的,但这些不过是末节小事,根本的东西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子夏听了,说:“唉,子游错了!君子之道先传授哪一条,后传授哪一条,这就像草和木一样,都是分类区别的。君子之道怎么可以随意歪曲,欺骗学生呢?能按次序有始有终地教授学生们,恐怕只有圣人吧!”
注释:
①望:远看。
②俨然:庄严可怕。
③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
④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
⑤大德、小德:指大节小节。
⑥闲:木栏,这里指界限。
⑦抑: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
⑧倦:诲人不倦。
⑨诬:欺骗。
赏析:
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博学而笃志”即“博学而强记”,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
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并不笼统反对博学强记,因为人类知识中的很多内容都需要认真记忆,不断巩固,并且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接受新的知识。这一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某种借鉴作用。
这一章提出了大节小节的问题。儒家向来认为,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斤斤计较。
孔子的两个学生子游和子夏,在如何教授学生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而且争得比较激烈,不过,这其中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教育方法各有自己的路子。
出处简介: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译文: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译文: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其生也荣,其死也哀”(译文:活着是十分荣耀的,死了是极其可惜的)。本篇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作者简介: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并不是某一个人的著作。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相关文章
- 蒸鱼豉油的用法青菜类(蒸鱼豉油的用法)
- 玫瑰园球场(关于玫瑰园球场介绍)
- 考托福雅思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
- 枫(歌词(枫歌曲简介)
- 莲子怎么做最好吃要简单的方法
- 怎样提高网速
- 带提手旁的字500个
- 凉拌面的做法(凉拌面怎么做简单又好吃)
- 柏杨湖,成都自驾一日游最佳景点
- 抒情方式有哪几种(抒情方式有哪几种)
- 撞色,撞色搭配色卡
- 叉号怎么输入才正确(叉号怎么输入)
- 廨字具体怎么读,廨的读音是什么意思
- 薰怎么读 薰的拼音是什么
- 四行仓库保卫战(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介绍)
- 华为运动健康 app 官网:你的健康从手腕开始
- 桂皮是什么树上的皮(桂皮是什么)
- 为什么鲎的血液是蓝色的?
- 对于雾霾天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问题
-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是二本还是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