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雀形目家巧(雀形目)

雀形目家巧(雀形目)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9 03:35:38 浏览量:

1、雀形目为中、小型鸣禽。

2、两性同色或异色,异色时,雄鸟羽毛较为艳丽。

3、嘴形不一,但一般均较小而坚强,颈部较短,鸣管发达。

4、翅长短适中,外形不一,脚较强健。

5、细而短,多为四趾,三趾向后,均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趾间无蹼,后趾和中趾的长度大约相等。

6、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共有74个科。

7、其中有人所熟识的雀、百灵、燕、伯劳、画眉、莺、黄鹂等鸟类。

8、在雀形目鸟类中有世界上最好的歌唱家,但它们的幼鸟经常不会唱歌。

9、长尾阔嘴鸟雀形目阔嘴鸟科,嘴形宽而扁平,无嘴须,头黑色,头顶中央有1块翠蓝色块斑,后枕两侧各有1块黄斑。

10、眼先、颈黄色。

11、上体草绿色。

12、营巢于溪流边的灌木丛和矮树林里。

13、每次产卵4~5枚,卵白色。

14、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和广西南部。

15、数量较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16、蓝翅八色鸫雀形目八色鸫科,体形中等,羽色艳丽多彩。

17、雌雄性羽色相似。

18、头部深栗色,冠纹黑色,眉纹茶黄色,眼先、颊、耳羽和颈侧黑色,并与冠羽纹在后颈相连。

19、背翠绿色,下体茶黄色,腹部中央至尾下覆羽猩红色。

20、筑巢于灌木丛中的地面或矮树林的下层,常用草、树叶、树枝等筑成。

21、每次产卵4~6枚,卵白色,有褐色和紫褐色斑纹。

22、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偶见于河北。

23、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4、长尾侏儒鸟雀形目侏儒鸟科,嘴扁平,额、眼周和枕部黑色,头顶鲜红色。

25、上体大部翠蓝色。

26、尾上覆羽和尾暗蓝色,中央2枚尾羽特别延长。

27、巢筑在树上。

28、每次卵2枚,孵化期19~21天。

29、分布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30、华丽琴鸟雀形目琴鸟科,雀形目中最大的鸟类,外貌似雉鸡。

31、雄性尾羽16枚,长度在70厘米左右,外侧1对尾羽先端向外弯曲,形似交响乐队中的竖琴,内侧尾羽犹如竖琴的琴弦,故得此名。

32、常筑巢于地面上,每次产卵1枚,卵灰色并有褐色斑点。

33、分布于澳大利亚南部。

34、大极乐鸟雀形目极乐鸟科,雄性额、颊、喉呈绿色,具金属光泽。

35、头顶、颈部黄色。

36、体羽咖啡色,肩羽具黄色块斑。

37、中央2枚尾羽仅存羽轴、如金属丝状,长可达30厘米。

38、繁殖季节雄性两胁各有1簇华丽而蓬松的饰羽,繁殖期过后脱落。

39、雌性体羽赭色,无饰羽。

40、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及其附近的阿卢群岛。

41、角百灵雀形目百灵科,雄性头顶及颊部各有1个显著黑斑,头顶黑斑的后侧各自伸出1簇黑色羽毛,像哺乳动物的角;上体褐色,羽缘浅棕色;后头至上背微有栗色;尾羽深褐色,最外侧尾羽白色;下体污白色,胸部有宽阔的黑带。

42、雌性羽色较淡,羽冠较短。

43、营巢于地面凹坑,巢用草、细树枝、羊毛、毛发等筑成。

44、每次产卵3~5枚,卵白色,具褐色斑纹。

45、分布于我国东北西部、西北地区以及四川、**等地,迁徒季节见于河北北部。

46、家燕雀形目燕科,喙扁平呈三角形,嘴基较阔。

47、体羽大部分为深黑色,带蓝紫色金属光泽。

48、颏、喉及上胸栗色,腹部白色或棕色,尾呈深叉状。

49、喜在居民点附近的建筑物屋檐下或梁下营巢,巢用泥土与杂草等混合成的黏土筑成,呈半碗状。

50、每次产卵3~5枚,卵白色,具大小不一的红褐色斑点。

51、分布于我国各地。

52、赤红山椒鸟雀形目山椒鸟科,雄性头顶至上背黑色,下背至尾上覆羽赤红色,尾黑色,外侧尾羽具显著红色,翅膀羽毛具2块红色翼斑。

53、雌性头顶至上背灰褐色,余部黄色,翅褐色,具2条黄色翼斑。

54、常在森林、草地以及耕地等处活动。

55、营巢于树枝上,由植物纤维、苔藓、松针等构成。

56、每次产卵2~5枚,由雌雄性共同孵卵。

57、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以及西南和华南地区。

TAG: 雀形目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