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哲理是什么?
因为水的流动性。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原句分析理解:人在第二次踏入时,河流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水流,因为水具有流动性,流水已经不是当初的流水了。
这说明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绝对运动的。
因此,当你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变化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条了。
生活亦是如此,无论怎样时间是在无声无息的流动的,因为时间的流动导致事物和人都在不断变化,所以同理“人不能两次碰到同一件事”、“人不能两次遇到同一个人”。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
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分别是什么哲学流派呢哲学问题二:人为什么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你都说了是同一条河流,怎么你就不能两次踏入?莫非河流变了?莫非你只有一次机会?莫非水变了?莫非没有时间了?莫非你不愿意踏入?莫非踏入此河会死?莫非没有钱去那条河流?莫非没有车去那河流?莫非没有同伴就去不了?莫非你傻了,不知道有那条河流?……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河水一直流动着,当人第二次踏进这条河时,接触到的水流已经不是原来的水流,而是变化了的新的水流了。
所以他又说:“走下同一条河流的人,经常遇到新的水流。
中国古代的庄子说“失之交臂”,两个人擦肩而过的那一刻,你不是原来的你,我也不是原来的我。
这也是说的运动的绝对性。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化万千的物质世界,有些事物的变化是十分缓慢的,人们不易察觉,往往认为它们是不变的,其实它们也是运动变化的,只不过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罢了。
例如,人们称那种看来位置不变的星星为恒星,被人们赋予美丽传说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就是两颗恒星。
其实,它们一点也不恒,它们正分别以每秒26公里和每秒14公里的速度双双向地球方向飞过来。
只是由于它们离我们远了,我们凭肉眼无法察觉其运动。
牛郎星离我们16光年,织女星离我们26光年。
俗话说:沧海桑田。
我国西南边界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然而在几千万年以前,那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喜马拉雅海,海里游弋着当时水中称霸的喜马拉雅龙。
今天,喜马拉雅山看上去很平静,其实它人不断都在运动着。
世界最高逢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米,但如今仍以每年7.1厘米的速度长高,而且整个山脉正以每年约六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
加拿大的科学家还发现,地球的北极自1904年以来已经向西北方向移动了800多公里!这些我们看似静止的事物事实上时刻发生着不易察觉的变化。
有的人可能会问:我们使用的书桌、房子等自身不能运动的物体难道也有内部的变化吗?科学家告诉我们,书桌、房子等一切物质实体都是由微小的肉眼根本无法观察到的基本粒子构成的。
这些基本粒子时时刻刻处在高速的运动变化中,它们从产生到衰变只有几万亿分之一秒,真可谓瞬息万变,而人凭肉体感官是无法感知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产生和消亡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无机界是运动的,从巨大的宇宙天体到微小的基本粒子无时不处于运动之中。
生命在于运动,有机体只有在不断的形成代谢中方能保持生命。
人类社会也是运动的,离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将不再存在。
我们说事物是运动的,并不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借了邻居的钱,过了许久也不还,邻居只好前来讨债。
这个人企图赖帐,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向你借钱的我了。
邻居一怒之下揍了他一顿。
赖帐人告到官府,这位邻居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现在的我,已不是揍你的我了。
赖帐人无言以对。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他有一位学生,名叫克拉底鲁,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论断。
赖账人和克拉底鲁的错误不在于认为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而在于它们肯定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否认了事物也有某种相对的静止和稳定。
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当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绝不会变成另一个人。
河水天天更换,但这条河流毕竟存在。
运动的对立面是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它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的相对不变。
例如:地球既在自转,又在围绕太阳公转。
但是,我们每天离家去工作或学习,到傍晚时,并不因这种运动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因为工作学习的地方和家之间的空间位置是相对不变的。
另一种情形是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我们说事物是静止的,是依赖于一定的参照系的。
例如,地球和地球的同步卫星之间位置始终不变,那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的,其实是卫星和地球同向同速运动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了这样一件奇事:德法空战中,法国一个飞行员突然发现脸旁有个小玩艺儿在蠕动,他以为是小虫,就敏捷地把他抓在手中。
伸开手掌一看,大吃一惊,原来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为什么这颗子弹被轻而易举地抓在手中呢?原来,飞行员与子弹沿着相同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运动。
因此,相对于飞行员来说,他与子弹之间几乎是静止的。
总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运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