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谁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琴操》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
高山流水的介绍
中国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筝曲《高山流水》,与古琴曲无传承关系。
高山流水的创作由来
春秋时期,有一个琴技高超的人叫俞伯牙。俞伯牙坐船时遇到暴风雨,船便停靠在一座山崖下避风。雨后看到高山苍翠欲滴,不禁兴致大发,取出琴弹了起来。
正弹着,俞伯牙发现一个樵夫正站在旁边说:“您弹的琴真是好啊。"俞伯牙听后,问道:“先生尊姓大名,您也懂琴吗?"
樵夫答道:“您弹奏的琴叫瑶琴,是伏羲所造,选料为梧桐的中段。被选中的梧桐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所取木料还需要在水中浸泡七十二天,再择良时吉日雕成乐器。最初,此琴有五根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了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现在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果然是行家。那你可能听出我弹奏的是什么?”话音落下,俞伯牙开始抚琴。琴声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
钟子期听着琴音说道:“听先生的琴声,先是巍峨高亢,像是高山一样;后来气势磅礴,像暴雨洪水一样。真是好琴法啊!”
俞伯牙高兴地说:“果然是知音啊!”后来,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俞伯牙还将那天弹奏的曲子记了下来,取名《高山流水》。两个人还相约来年中秋再来这里相聚。可谁知第二年中秋时节,当俞伯牙如期而至时,却听说钟子期已经离世了。伯牙在子期的坟前,弹了一曲《高山流水》后,用刀将琴弦挑断,从此再不抚琴,只因“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