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税是什么
从价税为“从量税”的对称,是按税收计征标准划分的一类税。凡是以课税对象的价格或金额,按一定税率计征的税种,都是从价税。一般来说,依据课税对象的价格或金额从价定率计算征税,可以使税收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增值额、营业额以及纳税人的收益额密切相连,能够适应价格、收入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弹性,较为合理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从价税的税负轻重与征税对象的价格或金额的高低成正比变化。税收负担比较合理,尤其在物价上涨时,税额也随之增加,能够保证税收的稳定。同时,从价税中的累进税其税负轻重还受到征税标准的高低与征税标准所适用的税率的高低成正比变化的影响。
?
为什么税法分从价税和从量税
因为税法对不同征税对象的计税标准有差别,所以分成了从价税和从量税。
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值为标准征的税,税额随价格变化而相应地增减。从量税是按征税对象的容积、重量、面积、件数等为标准而征的税,税额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增减。
从价税和从量税征收依据是什么
1、从价计征,即以课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为计税依据,按这种方法计征的税种称从价税。从价计征是定率征收,是按照资源销售的价格、按照一个比率(如5%)来进行计算,税额=金额×税率。
2、从量计征,是指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量、面积等为计税依据,按照固定税额标准计征的税收,如消费税中的白酒,按每500克,征收0.5元的消费税。
3、从量计征和从价计征主要区别:“从价计征”反映价格变动,有利于提高利用效率,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的局面。“从量计征”最大的局限在于没有考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成本,也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价格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