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费用5000元;
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应缴个税金额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所以说,要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三个数。
按照最新的税法,需要扣除的项目有5000元的免征额、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项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专项扣除项目以及企业年金等其它国家规定可以扣除的项目。
目前我国施行的是分级税率,所有人的收入都被分为了7级,每一级的税率都不一样,分别是3%、10%、20%、25%、30%、35%、45%,可以说工资越多,需要缴纳的税款也就越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法律分析:应交个人所得税额=(工资薪金-个人交四险一金金额-个人所得税扣除额2000元)乘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相关文章
- 法考主观题有哪些题型
- 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主要学什么 未来从事什么工作
- 形而下学
- 95588是什么电话号码(95588)
- 银行卡丢了怎么办
- 长发变短发的扎法不用发带学生党(长发变短发的扎法)
- 十二属相婚配最佳组合
- 微信跳一跳辅助 全网最高分 微信跳一跳怎么玩
- 幼儿园小班歌曲简单好听(幼儿园小班歌曲大全)
- 煜的拼音怎么读音(煜的拼音)
- 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啥的(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Warrior是个什么品牌,warrior商标
- 今天立秋的具体时间是几点几分(今天立秋时间是几时几分)
- 带着爸爸去留学大结局免费观看(带着爸爸去留学大结局)
- 西湖十景介绍(新西湖十景与旧西湖十景分别有哪些)
- imported是什么
- return的用法和搭配(return的用法)
- 猼訑(关于猼訑介绍)
- 猴戏(关于猴戏介绍)
- 錾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