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悯农的意思是什么扩写

悯农的意思是什么扩写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6-18 02:29:01 浏览量:

把悯农扩写成一篇300字以上的散文

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仿佛要把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蒸干,禾苗都被太阳晒枯萎了,泥土都裂开了,空气都像冰一样不流动了。

一个老农民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走了好久才走到自己的农田里。

只见他头上戴着一个不知补了多少补丁的草帽,肩上搭着一条破旧的白毛巾。

农民开始工作了。

他拿起锄头,狠狠地砸进土里,这时泥土裂开了一条缝,然后他使劲一拉,把土块拉松散了。

他不停地翻着地,手上磨起了一个水泡,他急忙拿起一根刺,把水泡挑破了。

他吐了两口唾沫,搓了搓手,又开始干活了。

他累了很久,可是一不小心把腰闪了,“呀!人老了,干不动了,只能瞎忙活。

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只干了三分之一的田地,不得已拿起锄头转身走了。

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以后我们要热爱劳动,珍惜粮食,那是农民伯伯得之不易的成果。

珍惜粮食是我们的美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请问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真正的涵义是什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诗中的第二首,全诗共四句,后两句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两句的主要涵义有二,一是诗人怜悯农人为了根除田间杂草,而不顾天气炎热,趁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挥汗如雨地锄草,以便让太阳晒死杂草,使杂草不能复生,才能起到根除的效果。

二,为后边兩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起到铺衬效果,进一步阐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指出粒粒粮食都是农人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要珍惜粮食。

《悯农二首》,出自唐代诗人李绅之手。

其中《锄禾》一首,更是让世人感慨万千又历历在目的生活体验。

其实《悯农》二首,是李绅年青时看到农民如此辛苦劳动而不能饱腹的情景而作。

既有对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的同情,也有对剥削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愤概!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本义如何?01:何为“锄禾”?“锄禾”,不是断字义解释锄掉了禾苗,而是指农民耕种粮食到收获的过程中劳作方式,其目的是保护禾苗,防止杂草丛生i那么这个除草的过程就叫做“锄禾”。

其好处有二:一是压制或除去杂草生长,满足禾苗的成长空间;二是防板结松了土壤,利于禾苗根部吸收养分。

那“锄禾日当午,汘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有人明言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似乎也对。

事实上,是不对的,这只是诗人写出此两诗句的目的所在,告诉或警醒后人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而已。

真正的内含应该是:“锄禾日当午”,确定的是时间,说白了只有正中午时锄的草才能真正地被太阳晒死,其它时间段锄草死的不彻底,还可能死灰复燃。

所以说,无论做何事,掌握规律才重要,适时适地地开展工作。

“汗滴禾下土”,这就是一种真付出。

人们习惯于懒散,总想少付出多得益。

俗话说:“人睡卖田,猪睡长肥。

你不去劳动,怕热、怕流汗,就没有好果子给你吃。

一日三餐,并非只吃不干,吃饱了、喝足了,就要去流汗再劳动,让生活越来越富有才对。

说明无论做何事,有“汗滴禾下土”的付出精神,才幸福满足而快乐!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