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电影大师:法斯宾德

电影大师:法斯宾德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8 22:06:02 浏览量:

电影大师:法斯宾德本文简介:RainerWernerFas***inder法斯宾德他是个电影全才,不仅编导自己的大部分影片,而且有时还亲自掌镜摄影、亲自剪辑,甚至亲自配乐。他自学成才,24岁开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他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德国电影的神童”、“德国的巴尔扎克”,“与戈

电影大师:法斯宾德本文内容:

Rainer

Werner

Fas***inder

法斯宾德

他是个电影全才,不仅编导自己的大部分影片,而且有时还亲自掌镜摄影、亲自剪辑,甚至亲自配乐。他自学成才,24岁开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他被称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心脏”、“‘新德国电影’最有成果的天才”、“德国电影的神童”、“德国的巴尔扎克”,

“与戈达尔和帕索里尼比肩的电影巨人”“当代西欧最有吸引力、最有才华、最具独特风格和独创性的青年导演”。

他37岁便猝然谢世,然而在短暂的生命中,在十几年的从影生涯中,他却以超人的精力和热了二十多部舞台剧、电视片、电视剧及广播剧,其工作强度和速度,非一般电影工作者能企及。除了导演身份,他也是制片人和演员,还从事过美工、作曲和剪辑工作。此外,他在德国话剧“反剧场”运动中还作出不小的贡献,创作并导演、主演了很多舞台剧,甚至广播剧。

他生活的另一面:吸烟、酗酒、吸毒、双性恋,成名之前,他曾靠***为生……

生卒:

l

1946年5月31日生于德国巴特沃里霍芬Bad

W?rishofen,Bavaria,Germany,父亲是个医生,母亲是个***翻译。

l

1982年6月10日卒于慕尼黑Munich,终年37岁。

荣誉:

法斯宾德短短的一生拍摄了43部影片,编导、演出了27出舞台剧,超人的创作力让普通人无法企及。戛纳电影节4个提名,两次获奖。柏林电影节12个提名,5次获奖。

生平:

l

早年:

?

法斯宾德出生的年代,正是德国最穷困混乱的时期。法斯宾德从小就缺乏父母之爱,一方面小法斯宾德更加孤独内向,另一方面他也学会了虚伪的讨好和乖巧。法斯宾德的家,也是父亲的诊所,坐落在一条通向慕尼黑市中心风化区的街道旁,风化区的***们经常到这个诊所做***的例行体检,小法斯宾德从小就生活在以性为生意的氛围内。

?

五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小法斯宾德由母亲抚养。“自私的母亲”一直是法斯宾德的作品中常见的形象,可能就是源于这段两人生活的折磨记忆。法斯宾德八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和一个19岁的少年成了情人,而这个19岁的情人觉得自己应该以父亲的身份对法斯宾德尽责,小法斯宾德的苦恼可想而知。

?

稍后就是凄凉的寄宿学校生活和母亲不断的爱恨纠缠。十五六岁时,法斯宾德离开母亲到科隆和父亲住了一段时期,父亲已经被吊销医师执照,靠出租公寓为生。法斯宾德就替父亲向一些外籍劳工收取房租,并开始了自己的***活动。

?

19***年,法斯宾德决定中断中学学业,进入慕尼黑一家戏剧学校,学习表演,当时的同学中就有后来德国第一女星、也是法斯宾德的爱将汉娜·许古拉。同时,法斯宾德时而做演员,时而做助理,并通过大量的影片观摩,积累着自己的电影经验。当财源匮乏的时候,法斯宾德也毫不介意地继续在低级酒吧和外籍工人区拉客***,与他同居的女人也是一样,据说他早期的几个剧本就是女友接客的时候在对门的酒吧里写成的。

l

进入电影界:

?

1965年,20岁的法斯宾德开始了自己电影的第一步,拍摄了短片《城市流浪汉》The

City

Tramp,第二年又拍摄了《小混乱》The

Little

Chaos。两部短片只能算是积累了经验。

?

1966年,法斯宾德投考刚刚成立不久的柏林电影电视学院,未被录取。

?

1967年以后的两年间,法斯宾德开始从事舞台工作,很快以野心和实力建立了自己在这个小团体里的领导地位。在他的领导的“反戏剧剧团”成了当时德国风起云涌的先锋派剧团之中最突出的。法斯宾德组织、创作、导演、主演了大量先锋派舞台剧,不仅呼应了德国戏剧舞台“民主控制”的理念,而且为日后的电影摄制准备了坚实的基础。和瑞典的戏剧电影大师伯格曼相类似,这个稳定的团体为低成本高效率的电影制作提供了基本保证。1968-69年间,法斯宾德带领着10余名“反戏剧剧团”成员把主要创作投向电影领域,正式开始了疯狂的电影创作生涯,在随后短短的两年**拍摄了11部电影、电视。在几年的“反戏剧剧团”的锻炼之后,法斯宾德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剧作风格和电影形式。

l

成名:(1969年)

?

1969年《爱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是法斯宾德的处女作,是由他自编自导自演完成的。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在当时电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

同年,他的另一部根据自己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卡策马赫尔》Katzelmacher问世。此片成本只有8万马克,却为法斯宾德赢得了65万马克的奖金,使他得以继续拍摄下一部影片,而两年之后,这部影片又为法斯宾德带来另一笔30万马克的奖金。世界著名电影刊物《画面与音响》的记者评论到:“看过《卡策马赫尔》之后可以断言,法斯宾德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他在戈达尔与施特劳布所做出的开创性业绩的基础上,正开拓着新的天地。”

?

1969年,《R先生为什么疯狂***人》Warum

l?uft

Herr

R.

Amok?

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后拿到OCIC

Award和Interfilm

Award两个奖。

l

黄金时代:(70年代)

?

1970年,法斯宾德继续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一年中完成了一部舞台剧、四部电影和三部电视片,令所有电影界人士瞠目。这一年中,后来可以称为法斯宾德经典的作品,似乎只有9月的《当心圣妓》Beware

of

a

Holy

Whore。这是法斯宾德的第一部自传影片,也是他与自我进行的一次痛苦的决裂,成为法斯宾德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曾被他自己称为他以前拍摄的“10部影片之首”。此时的法斯宾德开始反思自己的影片:“它们太过于个人化,太过于阳春白雪……今后应该比我迄今为止所做的更加尊重观众”。

?

正在法斯宾德走在艺术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在一次回顾展上,法斯宾德看到了美国电影大师道Douglas

Sirk的6部影片,这些电影给他的印象和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此,在剧作上他把好莱坞情节剧视为自己学习的楷模,而在风格上他也逐渐抛弃了早期影片中简约僵硬的“反戏剧电影”和“地下电影”的模式。

?

1971年导演《威迪》Whity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1972年的《四季商人》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是法斯宾德早期的经典之作,影片讲述了德国50年代“经济奇迹”期间一个水果小贩的不幸命运。影片的故事,虽然还是来自法斯宾德自己的家庭历史,但法斯宾德却凭借这部影片走出了个人的世界,而开始肩负起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影片采用好莱坞情节剧的叙事手法,加强了对人物的生动刻画,电影语言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影片曾被称为“战后最好的德国电影”、“多年来出现的最重要的德国电影之一”。

?

1972年《裴特拉的苦泪》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1973年,法斯宾德根据戛鲁耶的小说改编拍摄了两集科幻电视剧《***纵的世界》World

on

Wires。

?

1974年,法斯宾德拍摄了影片《恐惧吞噬灵魂》Fear

Eats

the

Soul。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后来赢得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和FIPRESCI

Prize。

?

1974年,法斯宾德完成了《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又名《寂寞芳心》)Effi

Briest,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后赢得电影节的Interfilm

Award。

?

1974年,法斯宾德还完成了另一部著名“同志”作品《狐及其友》Fox

and

His

Friends

?

1974年以后的几年中,法斯宾德又拍摄了不少低成本电影:描写“政治无定所”的《屈斯婆婆上天堂》Mother

Küsters

Goes

to

Heaven;展现德国家庭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虚伪、冷漠、欺骗、自私自利行为的《中国轮盘赌》Chinese

Roulette;描写当代恐怖分子势力抬头的《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等影片。此一时期的法斯宾德,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个人生活内容和当代德国政治方面,普通观众反应冷淡。于是,法斯宾德再次将视线转移到名著改编的方向上来。

?

1977年,法斯宾德完成了两集电视剧《鲍威泽》The

Stationmaster

s

Wife,改编自格拉夫31年的小说《鲍威泽先生的婚姻》。

?

同年,法斯宾德完成了根据侨居美国的著名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拍摄了著名影片《绝望》Despair。这是一部耗资600万马克的巨片,几乎是法斯宾德此前拍摄的十五部电影耗资的总和,影片以英语对白,并由世界著名影星迪克·鲍嘉主演,创下德国电影的新记录。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

1978年,法斯宾德对德国国内的拍片条件和影片管理、资助机构日益不满,险些决定离开德国到好莱坞发展。但不久放弃了这个计划,开始应邀与新德国电影运动另外几位主将克***、施隆多夫、辛克尔等人联合执导一部反映西德社会现实的政论影片《德国之秋》Germany

in

Autumn,影片于1978年完成。在法斯宾德导演的段落里,呈现了法斯宾德自己极其私人化的生活,主角就是法斯宾德和男友,以及他的母亲。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1978年,法斯宾德拍摄了他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著名作品《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

此后,法斯宾德又以此为出发点,拍摄了同样以50年代德国社会现实为背景的女***《劳拉》Lola和《薇罗尼卡·福斯的欲望》Veronika

Voss(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完成了他女性立场和视角的德国50年代背景的女性三部曲。此外,与《劳拉》一样拍摄于81年的二战背景的《莉莉玛莲》Lili

Marleen,在背景年代上甚至也可以算是这三部曲的一个序幕,影片同样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

就在他拍摄三部曲的同时,精力超人的法斯宾德还在79-80年完成了他另一套辉煌的巨作:14集,15个半小时,耗资高达1300万马克的电视连续剧《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三部曲表现的是50年代的德国历史社会现实,这套剧集则是展现20年代末经济危机时期德国现实的宏大历史画卷;是法斯宾德”表现“人、他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他的愿望与沮丧的一部最全面、叙事上最富于变化的大纲”。两项宏大的影像工程取得了无以伦比的辉煌成功,法斯宾德也在来自德国各界的欢呼声中登上了他艺术生涯的最高峰。

l

法斯宾德之死

?

1982年,他完成了最后一部影片《水手奎雷尔——与***结盟》。德国著名女影星Romy

Schneider的逝世给法斯宾德带来巨大的悲痛,而他筹备已久的《罗莎·卢森堡》也只能因此搁浅。

?

1982年6月,法斯宾德正在紧张筹划着自己的新片《***》和《我是这个地球上的幸运儿》。6月10日清晨三点半,他被发现躺在床上,气绝身亡,嘴里还叼着一棵香烟。法斯宾德终于死于他长时间的慢性自***——他的生活就是一个慢性自***的过程:长时间毫无节制的工作、暴饮暴食、大量吸烟、过度酗酒、糜乱的双性生活,超量**、安眠药、***,法斯宾德一生保持着对自己身体持续的摧残。

特点:

l

精力充沛?:创作空间横跨了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三个领域,其电影创作力尤其惊人。同时,他的工作效率奇高:《爱比死更冷》在花了他24个工作日,八月间的《卡策马赫尔》才用了短短9天,《瘟神》他拍了五个星期,而《R先生为什么疯狂***人》(丧心病)也只用了他13天时间。在高效高产的工作中,法斯宾德逐渐把身边的工作人员结合成一个高速运转的创作机器,而他,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台机器的发动机、大脑和心脏。自1965年起至1982年去世为止,法斯宾德共完成43部作品,几乎是“新德国电影四杰”中其余三人(施隆多夫、赫尔措格和文德斯)所拍影片的总和。其创作力凌驾于同辈人之上,且佳作不断,屡屡在国内外影展获奖。

l

通俗剧的外表:早期作品有意识地制造单调效果,这与他倡导的“反戏剧剧团”风格化的表演有关;中晚期作品通过通俗剧的形式,对观众深具魅惑力,也引起评论者的深切关注。法斯宾德在对现实、电影和自我异常艰辛的认识过程中逐步从好莱坞电影模式的“纯观赏性”和某些现代派电影的“唯个人性”中挣脱出来,在秉持着“根据观众需要拍片”的原则下,将那些从生活切片中探寻并把握到的欢乐与痛苦、圣洁与污秽、美德与丑恶、反动与进步、希望与幻灭,用通俗易懂的电影语言、自然流畅的时空构筑、细致生动的性格刻画、力求使观众与剧中人在情绪上达到一致的剪辑铺陈,形象地书写出来,实现了在较高的层次上同广大观众真正平等的沟通。

l

“越自由越解放则越美丽”:法斯宾德自称浪漫的无***主义者,喜欢独辟蹊径,追求尖锐、强烈的效果,“以血、以泪、以暴力、憎恨、死亡与爱”不断向观众挑衅,赢得了在美学和社会学上的奥义,从而以电影解放了人们的心智,给予了“人们激动做梦”的自由。我们都是自己内心的审讯者。你难以逃逸这个时代种种不安而可悚的现象。你甚至感觉到现实世界比虚构作品更有戏剧性。可是更多时候我们宽恕了现实,变得有限制。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家都想写一部自由之书,他们崇尚天马行空的灵感及荒诞不经的奇思异想、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法斯宾德也是一个孤独的大男孩:他喜怒无常、无耐性、报复心重、生活混乱,经常无理取闹:“惟有存在于艺术家腐坏神经系统中的愤怒与冷酷无情的狂喜,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灵感泉源。艺术家必须成为非人与超人;他必须与我们全人类保持一种陌生而疏离的关系。”

l

“没有爱情,只有爱的可能”:法斯宾德多选择了女性作为银幕上的主角。但是女性在他的影片中,只不过是一个载体,在他的眼里,再也不会找到比女性对于他那幅无爱的图画更具有那么强烈象征意义的表现手段。爱情不再存在,它演变成一种“经过美化的剥削形式”、一种“最恰当、最阴险、最有效的社会压迫手段”,它激发着人类潜意识里的***,把历史的进程变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相互折磨、相互撕咬最终相互吞噬的过程,它是“魔镜”打碎后一堆反射着尘世幻象的残片。法斯宾德,用电影的方式完成了一位西方哲学家的遗愿,那就是“希望人类认识到自己的缺陷:缺少爱”。

l

人物:小人物主人公、德国社会普通得近乎窒息的生活、外籍劳工题材,都是法斯宾德一贯关注的,而老少恋情则受到法斯宾德童年时期记忆的影响。法斯宾德偏执地喜欢身体强健的有色人种,而且对于有色的男性的追求已经迈入疯狂的地步,黑人演员冈瑟·考夫曼(Gunther

Kaufmann)曾在短短十二个月中收到法斯宾德送的四辆Lamborghinis轿车。但他感情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他交往的两个男友先后上吊自***,他自己也试图自***过数次,他那影片里的人物就跟他本人一样,都是充满了悲惨的命运。

导演年表:

1.

1966

《城市流浪汉》(城市游民)(Der

Stadtsreicher;

The

City

Tramp)

2.

1966

《小混乱》(The

Little

Chaos)

3.

1969

《爱比死更冷》(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

4.

1969

《卡策马赫尔》

(Katzelmacher)

5.

1969

《瘟疫之神》(Gods

of

the

Plague)

6.

1969

《R先生为什么疯狂地***人?》

(Why

Does

herr

R.

Amoke

Run?)

7.

1970

《死亡之河》

(Rio

das

Mortes)

8.

1970

《咖啡屋》(The

Coffee

House)

9.

1970

《尼克劳斯豪森之旅》(The

Niklaushausen

Journey)

10.

1970

《美国大兵》(The

American

Soldier)

11.

1970

《当心圣妓》

(Beware

of

a

Holy

Whore)

12.

1970

《英格史达特的先锋》

(Pioneers

in

lngolstadt)

13.

1971

《四季商人》(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14.

1971

《威迪》

(Whity)

15.

1972

《裴特拉的苦泪》(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16.

1972

《牢蚀》(Jail

Bait)

17.

1972

《八小时不成为一日》(Eight

Hours

Are

Not

a

Day)(五个单元的电视影集)

18.

1972

《不来梅的自由》(Bremen

Freedom)

19.

1973

《世界旦夕之间》(World

on

a

Wire)(上下两集电视电影)

20.

1973

《诺拉·海曼》(Nora

Helmer)

21.

1973

《玛塔》(深闺怨妇)(Martha)

22.

1973

《恐惧吞噬灵魂》(Fear

Eats

the

Soul)

23.

1974

《寂寞芳心》(又名《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血泪的控诉》)(Effi

Briest)

24.

1974

《狐及其友》

(Fox

and

His

Friends)

25.

1974

《铁丝上的鸟》(Like

a

Bird

on

a

Wire)

26.

1975

《屈丝特婆婆上天堂》(

(Mother

Kusters

Goes

to

Heaven

)

27.

1975

《畏惧与恐惧》(Fear

of

Fear)

28.

1975

《我只要你爱我》(I

Just

Want

You

to

Love

Me)

29.

1975

《撒旦的烤肉》(Satan

s

Brew)

30.

1975

《中国轮盘赌》(Chinese

Roulette)

31.

1977

《站长夫人》(The

Station

Master

s

Wife)(上下集电视电影)

32.

1977

《纽约妇女》(Women

in

New

York)

33.

1977

《绝望》(Despair--A

Journey

into

Light)

34.

1978

《德国之秋》(Germany

in

August)(合导)

35.

1978

《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own)

36.

1978

《一年十三个月》(In

a

Year

of

Thirteen

Moons)

37.

1979

《第三代》(The

Third

Generation)

38.

1980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电视剧集,14集)

39.

1981

《莉莉玛莲》(LiLi

Marleen)

40.

1981

《劳拉》(Lola)

41.

1981

《崔恩斯的剧场》

(Theater

in

Trance)

(纪录片)

42.

1982

《维洛妮卡·福斯的欲望》(Veronika

Voss)

43.

1982

《雾港水手》(又名《水手奎雷尔——与***的结盟》)(Querelle)

佳作赏析:

《恐惧吞噬灵魂》Fear

Eats

the

Soul

1973

l

这个故事是对社会的一种批判,揭示了人物的身份、年龄的差异、社会的歧视与误解、命运的捉弄是造成悲剧的本源。导演对德国各阶层的关注、对各类问题的洞察,其视野和深度不同凡响。题材取自于法斯宾德心仪的好莱坞前辈Douglas

Sirk50年代名作《天堂可以等待》All

That

Heaven

Allows。据说Douglas

Sirk看过影片以后认为,这是法斯宾德“最好最美的影片之一”。

l

法斯宾德本人在影片中饰演一个配角。

《寂寞芳心》(又名《冯塔纳的艾菲·布里斯特》《血泪的控诉》)Effi

Briest

1974

l

法斯宾德根据19世纪德国著名作家冯塔纳的同名小说改编,评论界认为这是一次杰出而富有创造性的改编,成为法斯宾德著名的经典之一。其实法斯宾德几乎没有对原著的故事进行任何更改,只是根据影片长度进行了集中和浓缩。

l

本片不仅以黑白摄影和近于无声电影的手法造成时代的距离感,大量闪白的应用和多次引人注目地使用“镜子镜头”也产生了疏离的效果,在形式上完善了影片的基本立场。本片以相当疏离的方法来逼迫观众以局外者的角度来审视这段爱情悲剧,手法上有承袭默片的戏剧特点。

《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1978

l

法斯宾德最成功最受欢迎的著名作品。在这部好莱坞情节剧色彩浓重的影片中,法斯宾德以一个女人短短一生为主线,把个人的婚姻、命运与德国的社会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既塑造了一个生动的人物,又展现了社会和历史,成为德国妇女命运的缩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影片不仅取得了轰动的票房效应,而且获得多项奖励,成为法斯宾德影片中少见的双丰收。

l

从外部形态上具有好莱坞电影的一切叙事因素:有一个吸引人的关于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的故事;有国际著名影星参演;情节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影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玛利亚个人婚姻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将战争创伤和战后德国的阴暗面交织在一起,赋予影片一种深刻的历史思辨力和发人深省的艺术深度。故事以废墟开始,以废墟结尾,是一个女人在废墟上挣扎的故事,片首片尾都出现***首脑头像的画面,由纳粹头目希特勒到***的历届总理,历史的进程始终在一片废墟之上,法斯宾德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艺术手法上,法斯宾德承袭了德国无声电影时期“室内剧”的传统。故事大多发生在室内,空间环境狭小、封闭,纵横交错的各种框架给人造成一种精神牢笼的感觉,这令人窒息的环境恰恰和主人公的心境、和当时的社会完全吻合成一部贯穿“绝望”色彩的、独特的“法斯宾德”式影片,使它成为一部艺术和商业双赢的影片。

《莉莉玛莲》LiLi

Marleen

1981

l

结局的悲情是这部通俗剧与好莱坞大团圆结局的制作最大的不同,法斯宾德用华丽的布景和波澜起伏的剧情,来描述一个苦难与背叛的爱情故事,以及一个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女子。此片可能是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法斯宾德作品。

l

1941年,德国占领地贝尔格莱德一家德国电台开始向所有德军士兵广播《莉莉·玛莲》。这首歌的内容却唤起了士兵们的厌战情绪,唤起了战争带走的一切美好回忆。很快,这首德语歌曲冲破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界限,传遍了整个二战战场。从突尼斯的沙漠到阿登的森林,每到晚上9点55分,战壕中的双方士兵,都会把收音机调到贝尔格莱德电台,去倾听那首哀伤缠绵的《莉莉·玛莲》。不久,盖世太保以扰乱军心及间谍嫌疑为由取缔了电台,女歌手及相关人员也被赶进了集中营。但是《莉莉·玛莲》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越唱越响,纳粹德国也走向了命中注定的灭亡。《莉莉·玛莲》是对战争残酷的无言控诉,也是千万人心中逝去的幸福之象征,得不到的幸福之象征。从那以后,这首歌曲唱遍了全世界,各色语言无数版本,成为和平的象征,成为对幸福的哀悼。

l

女主角汉娜·许古拉Hanna

Schygulla是法斯宾德的同学,早在“反戏剧剧团”时期就跟随法斯宾德,是法斯宾德一生最重要的女演员。《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也由她主演。

TAG: 法斯宾德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