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山东曲阜)
1、曲阜游三空
2、看到阴谋,解决一个百年之谜
3、第三个是去曲阜的必游景点,包括孔庙、孔府、孔林。孔子是儒家文化的直观体现,可谓一景一景一文化。孔庙是祭祀孔子、褒扬儒学的庙宇。它始建于周朝,历代皇帝封后,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一起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堂建筑的典范,是典型的结合政治思想的传统建筑。大成殿是寺庙的核心,最具建筑特色。大成殿是全寺最高的建筑,曲阜城内的建筑都比它低,因为大成殿代表了孔子“古圣先贤之大成”的意思。黄龙装饰是给皇族用的,但大成殿却是黄瓦、雕梁画栋,用龙印装饰八个沉箱,展现了儒家文化鼎盛时期被统治者推崇的壮丽景象。儒家文化也在某些时期遭到破坏。秦始皇焚书坑儒,孔夫子九世孙功夫把《论语》藏在孔庙鲁墙。儒家经典才流传于世,现在孔庙里还能看到鲁墙留下的印记。
4、逛夫子庙最有意思的就是看《勾心斗角》。寺内十三碑亭建于大成门之后,大成门东南角和西南角分别伸入十三碑亭北排第二、三碑亭的重檐(斗角)中间。北排从东数第一座碑亭的西北下角正对着大成门的东南角,仿佛两个“恋人”在“接吻”,形成了“勾心斗角”的建筑风格,为夫子庙增添了一大奇观。漫步孔庙,可以祭拜圣人,探索儒学,也可以细细品味碑刻,感受精英荟萃,感受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庙的西侧是孔府,是孔子长子孙长期居住的地方。也是保存完好的官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后殿正厅至今仍保留着末代公爵结婚时的模样,保留着孔家生活的痕迹。孔子去世后,孔子长子长孙一寺住在阙里旧居,看管孔子遗物,收藏历代礼器和器物,世代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在孔府,你可以看到中国最古老的私人档案馆,3354份明清文献档案,记录了孔府400多年来的各种活动。还可以看到皇家的礼物,青铜礼器《商周十器》。
6、从孔府的后门,你可以坐人力车去孔琳。孔琳是一个露天博物馆,有坟墓、建筑、石雕和碑文。它包含了数以万计的外来植物,是孔子的弟子们在这里种植的。九月,你可以去孔琳,祭奠孔子,观赏孔琳的秋景,或许还能解开孔琳的百年之谜:绿树成荫,乌鸦不生;草药多到没有蛇的痕迹。
7、品功夫盛宴
8、品尝名菜佳肴,祈福长寿。
9、在曲阜,除了参观“三孔”,品尝孔府宴也是不可错过的活动。儒宴分为寿宴、花宴、喜庆宴、迎宾宴、家常菜宴等。儒宴的菜品很好吃,菜名也很独特。儒宴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煎、烧、炸、蒸。其名菜有:***鸭、一级海参、带柄鱼翅、霸王别姬、雪中闷炭、八仙渡海闹罗汉、夫子门肉干、花篮桂鱼、一级豆腐等。***鸭属于儒家美食。据说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
10、生日宴上的名菜非常精致,餐具精美,陈设雅致。菜名也各有含义,如“寿、寿、鸭羡、寿、鱼”。花宴是婚宴,菜名恰当典雅,如“桃花虾”、“鸳鸯鸡”、“凤凰鱼翅”、“带状元”。每当孔府有喜庆的事情,如被封、被封、得子等,都会举行喜庆的宴会,菜名往往表达美好吉祥的寓意,如“鸡中炸”、“阳关三折”、“四喜丸子”等。欢迎宴会是用来迎接圣驾或招待王子、大臣等高级官员的宴会。其中最豪华的是清代满汉全席,专门用来招待皇帝和钦差大臣;家常菜是孔子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宴席,菜肴经常随季节变化。儒家宴席上的第一道美味“一品寿桃”,意思是“给麻姑祝寿”。它的形状是菲达仙桃,上面写着红色的生辰字。整道菜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桃沙香甜爽口,寓意幸福似东海,长寿胜南山。
11、寺庙崇拜仪式
12、学礼仪,春秋听晨钟暮鼓。
13、祭祀孔子是中华民族在孔庙举行的一个隆重的仪式,以此来尊敬和缅怀孔子这位至圣的老师。是世界祭祀史和人类文化节史上的奇迹。祭祀孔子的仪式在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举行,持续半个月。素有“听乐、知德、观舞、知礼、显仁、有礼、中和”之称。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文化艺术价值。
14、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历代共祭祀196次,规格很高,古代称为“国之大典”。祭祀孔子是一种集音乐、歌曲、舞蹈、仪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音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来进行的,一切礼仪都要求“必须富贵、干净、真诚、恭敬”。仪式分为四个部分:明代老城开馆仪式、孔庙开馆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它以乐舞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表达了“仁者爱人”、“立人以礼”的思想。以朴实、庄重、凝重的方式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陆,千古衣装拜肃王”的盛况。
15、祭祀孔子最重要的议程是三礼,非常注重礼仪。祭司要穿好衣服,洗好手,才能去孔子的香案前鞠躬。鞠躬时,男方要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女人应该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所谓三祭,分为第一祭、第二祭、最后祭。在献帛开始时,献帛的官员将帛献于香案上,然后由主祭宣读并致悼词。然后所有参与者向孔子鞠躬五次,背诵《孔子赞》。供品和终祭都是供香供酒。祭官和终祭官分别在香案上献上香和酒。程序与首次发行相同。
16、除了看祭孔大典,还得看个《杏坛圣梦》,听听晨钟暮鼓再来曲阜。大型广场音乐舞蹈《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