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百科 > 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7-10 11:21:57 浏览量:

经济学中的杠杆到底是什么?

杠杆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所以在经济领域,杠杆就是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

而经济去杠杆,简单说就是消除这些以小博大的资金,表现为降低企业负债率、减少金融产品嵌套、减少违规信贷等等。

而对于不同的经济主体来说,去杠杆也有不同的含义:居民居民这边的杠杆主要是按揭买房和消费贷。

按揭都比较熟悉,30万首付,买100万的房子,那么其中70万公积金贷/商业贷就是加杠杆的资金;再比如消费贷,利用你的信用积分去平台借钱消费。

而去杠杆并不是不准我们买房,不准抵押贷款,而是将杠杆的比例降下来。

原先30万首付可以“撬动”70万的贷款,现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购,得40万或者50万。

原先信用积分600分以上,现在得700分,可贷款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时坏账率也会有所降低。

工业企业在经济繁荣期,***为了***经济,会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作为企业的话,这就意味着货币流动性更宽松,更容易能贷款到更多的钱,项目更容易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批。

这时也正是企业加杠杆扩张的时期。

公司资产/估值1亿,原先只能贷7000万,现在可以贷到2亿,财务杠杆加到2倍。

而去杠杆则是在有经济增速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贷宽松和项目接连上马,不仅会让企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还会给银行造成坏账负担。

一旦企业破产倒闭,银行的钱就玩完了,而银行的钱是又来源于老百姓的存款、企业存款、理财资金等等。

因此这么一来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

因此这时国家对央企去杠杆,也是将金融危机扼***在摇篮中,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目前的去杠杆主要针对的是地方***的债务去杠杆。

目前地方***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地方***一般债与专项债。

一般债就好比是中央***的国债,而专项债则是面对那些土地储备、棚改、收费公路、PPP等项目的债券。

这些债券的最终目的都是融资。

就拿棚改来说,动辄上亿的拆迁款,地方***财政肯定吃不消,这时就需要发债融资,得来的钱投资棚改项目。

现在地方***要去杠杆,就是降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根据住建部数据,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率由2013、2014年的7.9%、9%提高至2015、2016年的29.9%、48.5%,2017年达到60%。

一旦货币化安置比例下来了,购房需求和热情自然大幅下降,支撑三四线房价的托底就没有了,最终让房价回归理性。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加杠杆主要就是在投资这块,操作基本就是扩表、期限错配、产品嵌套和放宽信贷。

扩表,跟上面说的按揭差不多,理财产品自有资金一点点,剩下全靠借,然后加杠杆、通道等等绕过监管发行产品;期限错配就是用短期资金去投资长期项目,就好比你用1年定期的钱去存5年定期的利息,用短期资金去博取长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一大把。

比如银行经常发行的几个月期滚动理财,去投资那些N久以前的项目,这就是典型的加杠杆;产品嵌套,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期限错配。

3个月理财投了1年的项目,可是现在到期了怎么办,那就向A机构发行理财募集资金;A机构再打包,向B机构募资.放宽信贷就是放宽放贷对象的审核,就像本来以前都是买大盘蓝筹,现在只要能赚钱,ST也可以考虑一下。

而去杠杆就是将这些情况一网打尽:限制金融机构理财投资范围,紧缩市场流动性;打击理财产品资金错配;打击理财产品层层嵌套;收缩信贷。

一块钱花出十块钱

TAG: 杠杆原理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