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水镜先生是谁(周瑜死后小乔归谁享用)

水镜先生是谁(周瑜死后小乔归谁享用)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25 10:21:01 浏览量:

水镜先生是谁?对刘备有何贡献呢?

水镜先生是三国时代的名士,姓名为司马徽!跟许多隐世的名士一样,司马徽也有很多朋友,他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他自己则被庞德公称为"水镜",故自号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是谁(周瑜死后小乔归谁享用)

一个真正的隐世,世人是不会知其名,了其行的,水镜先生虽自己归隐,但他还是关心天下大事,谈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水镜先生看重刘备皇叔的身份,故想在乱世之中助刘备一臂之力,他自己当然不会下山辅助刘备,那毕竟有损高人之行。于是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两人:诸葛亮号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庞统号称凤雏,曾与水镜先生桑下论道,被评为南州士子之首。

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两人皆得,但终究只能三分天下,蜀汉还是三国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后来人们将徐庶的话补充完整,也就是: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子初是指蜀中名士刘巴,孝直是指蜀中名士法正,这两人先后死去,故汉室不兴,魏祚代之。水镜先生曾在诸葛亮出山时,点评了一下: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可见水镜先生早就知道时势不在汉,故不亲自下山辅助刘备,以免清名受损。

后世编造了很多传世谎言,诸如:“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这几句话都是近一百年才编造的,自从鲁迅说:“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似妖》”,人们为了抹黑刘备、诸葛亮,随后编造了这样的话来。伊索寓言说:舌头是好东西,舌头也是坏东西,舌头可以用来赞美真善美,舌头也可以粉饰假大空,舌头可以把好的说成坏的,舌头也可以把坏的说成好的。

水镜先生是谁?

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说“孔明得其主而不得其时”,那么这个水镜先生又是谁?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评价?三国里面,水镜先生是看的最透彻的,俨然就是天龙八部里扫地僧般的存在,他认为乱世之中名利皆为虚妄,梦一场空一场,拿得起放得下。相传水镜先生和诸葛亮是师徒关系,水镜先生名为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为人清高拔俗,尤其是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才能,受到庞统、诸葛亮、徐庶等人的敬重。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这个人物其实类似看透一切,甚至是能预知书中结局的人物,在我看来有点像作者自身其中一样,他之所以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也得分两个方面来看。

虽得其主——得刘备

诸葛亮自比管仲,抱负远大,希望能拥有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的舞台,施展才华,力挽狂澜,但是却一直在山野间做个村夫,后来刘备在和水镜先生交谈的过程中,想要邀请他辅佐自己,奈何水镜先生说自己乃是个山野闲散之人,不堪世用。

之后并推荐诸葛亮,说他的本领超过管仲、乐毅、有姜子牙和张子房的本事,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最终打动了诸葛亮,此后一直追随刘备,为他出谋划策。确实,刘备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很多事都是由诸葛亮决定的,他帮助刘备从一个小势力逐渐发展到三足鼎立,为刘备建立蜀汉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同时诸葛亮治国的才能也得到发挥,治理蜀地、平定南蛮,凡事亲力亲为,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直到刘备去世,白帝城托孤,甚至说出了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想法,不论真假,但这也算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因此在选择主公,诸葛亮毫无疑问是正确的。

不得其时——不得时势

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这句点评非常精准,可谓是开局就预言,给出了答案,水镜先生说的这个“时”自然是天下时势,此时的曹操已经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而且还是占据最有优势的地区,可以说无论哪个方面都强于刘备,面对这样的形势,早已看透一切的水镜先生自然是能大致猜到诸葛亮的结局。

正是这句话,仿佛给诸葛亮定格,尽管诸葛亮神机妙算、腹有谋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刘备复兴汉室的愿望,果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水镜先生在推荐诸葛亮给刘备之后,还感叹了一句“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

意思是徐庶你去就去了,干嘛还要将诸葛亮介绍给刘备,纵使诸葛亮有万般本事,面对这样的天下形势,时机已过,恐怕也无力扭转局面,其实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也看得很清楚,只是和水镜先生不同,水镜先生看得透、拿得起放得下,诸葛亮则是放不下,演义中纵观诸葛亮所作所为,似乎都是逆天而为,只有在火上上方谷和七星续命时感叹天意难违,听天由命。

不过诸葛亮能在“不得其时”的形势下,走出一片天地,能让刘备成为三足鼎立之一也是非常不错,倘若能在北方战局混乱时,也就是陶潜让徐州给刘备时出山,那时候的形势完全是不一样的,此时获得的利益应该才是最大化。

水镜先生是谁

水镜先生司马徽

水镜先生说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的一个隐士,学识渊博,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司马徽为人清雅,淡泊名利,而且他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善于发现人才,所以人们称他为水镜先生。受到世人的敬重。

他一生淡泊名利,自称山野闲散之人,也正是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才有了后面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水镜先生是谁 谁被称为水镜先生

1、水镜先生是司马徽。

2、司马徽是东汉末年名士,他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司马徽不仅博学多闻还善于发掘人才,有知人之明,是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等人的,因为他也受世人的敬重,有“水镜先生”之称。

水镜先生是谁

司马徽,字德操,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的敬重。

诸葛亮、庞统这些人均是司马徽的弟子。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出现在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刘备军队大败后,偶然相遇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次日,司马徽自称“山野闲散之人”,谢绝了刘备请求他出山辅佐的好意。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琮投降,司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水镜先生是谁

;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是东汉末年名士,精通兵法、经学、道学、奇门,学识广博,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受到世人敬重。

水镜先生是谁

东汉末年,士人流行品评人物,但司马徽从不对别人水平高低作出评价,他被问到的时候一律回答:“这个人好,很好”。

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司马徽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马徽在此后不久就病死了。

在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出现在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个著名句子正是司马徽所说。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