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为什么定在6月7号八号
我国的原高考时间从1979年开始到2003年为每年7月7、8、9日,这个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影响逐渐加大,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也日趋强烈。为此,高考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至6月。
【详细信息】
1977年冬,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再次开启。1979年,高考时间定为7月7日至9日,除1983年高考时间为7月15日至17日之外,一直到2002年,高考时间都固定在每年的7月7日至9日。
2001年11月,历史性的转折出现。当时,教育部正式宣布,从2003年开始,高考时间由实行了多年的7月改成6月。对于这样的变动,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
其实,对于将高考时间安排在7月的决定,多年以来,社会各界都存在争议。其主要的意见是7月份天气炎热,对考生考试、老师阅卷、家长照顾考生等方方面面都十分不利。而且,在我国南方的许多省份,7月洪涝和台风频发,给高考的组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教育部就高考改期一事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中国气象局向教育部提供了1995年—2000年期间逐年6月10日—20日、7月5日—15日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和台风的发生频率等相关气象信息。数据显示,6月10日—20日的平均气温为23.738℃,而7月5日—15日的平均气温为25.326℃;6月昼夜温差在10℃左右,大于7月高考期间的不足9℃,台风的平均发生率和洪水发生率也比7月小。教育部在进行了信息比对、反复论证的基础上认定,为全国考生和与高考相关的人群考虑,将高考时间改在每年的6月较为适宜。
据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共气象服务首席慕建利介绍,虽然6月的气象灾害比7月少,但有些剧烈天气也不能忽视。6月,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江淮流域维持稳定持久的雨带,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较长,且常出现间歇性的阵雨或雷雨,有时还出现暴雨。另外,冷暖空气相遇会造成局地剧烈天气,产生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降水和强对流天气等可能影响交通、电力、建筑物和人身安全,引发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同时,6月,台风活动逐渐增多。受台风影响,华南以及浙江、上海、山东等地的沿海地区可能出现洪涝、地质灾害、供电供水紧张甚至中断等情况。据气象资料分析,6月,各地气温快速升高,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华北、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高温频发。
相关文章
- 风景园林专业适合女生学吗
- 海南万宁自驾游玩十大景区推荐(万宁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 晴王葡萄日本(晴王葡萄)
- 苹果手机入门使用手册
- 东戴河在哪个省(东戴河在哪)
- 三句有创意的自我介绍 怎样一分钟打动面试官
- 咏柳古诗意思
- 春油菜什么时候种植
- 瑜伽注意事项(练习瑜伽的注意事项)
- 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教程(和班尼特福迪)
- 关于秋天的儿童歌曲(关于秋天的歌曲)
- 彩钢房造价图片大全(彩钢房造价)
- 小孩子数学差怎么办
- 河海大学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上课计划录入的问题
- 商标转让流程与材料
- 有效积温,有效积温计算例题
- 钻石戒指品牌大全 钻石戒指什么牌子好
- 用.像.一样造句
- 教师评语,老师给学生评语200字
- 北京公租房申请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