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材料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材料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①,以道羁臣寡妇②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③而愈工④。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注释】①怨刺:怨恨讽刺。
②羁臣寡妇:泛指失意之人。
③穷:困窘不得志。
④工:工巧。
小题1:有人曾说:诗人的不幸,是文学的大幸。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小题2:结合两则材料,联系现实,谈谈对你人生有怎样的启迪。(6分)
最佳答案:
小题1:正是因为精神与物质的困窘,才使得文人愤郁怨怼,在感慨自己的遭遇之后推己及人,去感悟天地的规律,领会生活的真谛。(3分)在有了对自然、人生、社会全新而深刻的体悟之后,进而将所有的以前从未有过的心灵的新经历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终成千古流传的佳作绝唱。(3分)
小题2: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③逆境既是人生过程中的考验,也是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
④人生当越挫越勇;
⑤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也必然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户;
⑥人生不乏跌宕起伏,关键是在低潮时不迷失自我,能砥砺磨练自我;⑦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⑧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⑨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有观点,有论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6分)
答案解析:
小题1:
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注意“诗人的不幸”和“文学大幸”指的是什么,然后答关系,答关系是注意第二则材料后半部分内容的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题时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写出理由,只要扣住中心话题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