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云深不知处全诗(云深不知处)

云深不知处全诗(云深不知处)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5-28 12:49:05 浏览量:

1、《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2、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3、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4、唐代诗人。

5、 [注释] 1.寻:寻访。

6、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7、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8、 4.处:地方。

9、 [简析]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10、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

11、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

12、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

13、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

14、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

15、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

16、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17、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

18、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19、《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20、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21、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22、唐代诗人。

23、 [注释] 1.寻:寻访。

24、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25、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26、 4.处:地方。

27、 [简析]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28、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

29、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

30、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

31、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

32、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

33、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

34、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35、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

36、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37、是唐代的贾岛先生的五言绝句~~~全诗是这样滴!~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出。

38、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9、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