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冬至吃什么好窍门(冬至吃什么好)

冬至吃什么好窍门(冬至吃什么好)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4-18 15:35:29 浏览量:

1、冬至,在周秦时代可是以冬至为岁首。

2、也就是说那时候,不是正月初一过年,而是冬至这一天过大年!民间直到现在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我国南北方过冬至的习俗稍有差异,南方冬至多祭祖、吃汤圆,北方则少不了吃饺子,甚至有民谚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说到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的由来,相传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由来冬至饺子夏至面,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张仲景以及他的祛寒娇耳汤。

3、张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人,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当其准备告老还乡时,正值冬季,寒风刺骨,天寒地冻。

4、张太守看到老百姓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很多人耳朵都生了冻疮,甚至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

5、为了给乡亲们治病,他让手下人搭起了棚子,支起了锅子,熬起了自己配置的祛寒娇耳汤,汤中主要原料是羊肉和驱寒药材,把这些药材煮熟后,将羊肉和药材捞出切成碎末,和面包成“娇耳”,然后再将其煮熟,分给老百姓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6、从冬至那天起,一直忙到年三十儿,老百姓们吃了“娇耳”,喝了驱寒汤后,只觉得浑身发暖,耳朵发热,冻坏的耳朵也慢慢痊愈。

7、后来每到冬至,百姓们就学着张仲景的方法,包起“娇耳”,预防冻伤。

8、就这样,“娇耳”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吃的饺子。

9、其实冬至吃饺子,本质上来讲是中医食补的一种。

10、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人体健康。

11、冬至如何食补除了吃饺子,冬至到过年这段时间是冬补的黄金时期,俗话说得好,“冬令进补,来年打虎”,正确进补可以提高身体健康状况。

12、但进补也是需要看体质,什么体质吃哪些食材,是有讲究的:1.老年人、儿童、女性及体弱的男性,不妨吃一些补而不腻的食物,如:动物筋腱、肉皮冻、猪耳朵等,煮粥时可加入银耳、百合、黑芝麻、枸杞、蜂蜜等进行滋补。

13、2.如果是痰湿体质的人,平时吐白粘痰、皮肤及头发出油、大便黏不易冲,怎么办?不妨多用白豆蔻、薏苡仁与粳米一起煮粥食用,也可以用砂仁皮、厚朴花、玫瑰花泡茶来喝,这些都是可以助阳化湿,改善体质的药物。

14、3.对于肾阳虚、气血虚的人群,不妨试试当归生姜羊肉汤,温阳补血效果一绝。

15、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能够温中补虚,祛寒止痛。

16、当归生姜羊肉汤材料:羊肉1斤,生姜2两,当归适量。

17、做法:① 取1斤羊肉,清洗干净,切成大小适中的块;② 将羊肉冷水下锅,煮开后捞出沥干;③ 生姜2两切片,锅中倒油,放生姜爆香;④ 放入焯好的羊肉,翻炒一会儿后放入适量凉白开;⑤ 加入适量当归,转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煮1小时即可吃肉喝汤。

18、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至一阳生”,也就是说适合在这时候补阳气。

19、冬至以后气温降低,气血运行不畅或肾阳虚的朋友耳朵容易生冻疮,这时候不如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保健和气血运行,同时防治冻疮发生。

20、如何按摩保健1.拉耳垂: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可以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20次,直到发热发烫。

21、2.提耳尖:双手拇指、食指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当地向上提拉耳尖,边拉边按揉,同样直到发热发烫为止。

22、3.摩耳轮:以拇指放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揉的同时往上提拉,直到耳部发热发烫即可。

23、还可以按揉劳宫穴,调节心脏,安神助眠。

24、【参考文献】[1]朱焜. 冬至养生吃得好,来年身体棒[N]. 上海中医药报,2020-12-18(006).[2]王和亿. 冬至饮食习俗说饺子[J]. 烹调知识,2019,(12):12-13.[3]武月萍 ,廉万营. 冬至后养生 养阴莫忘助阳[N]. 健康报,2012-12-26(006).[4]夏公旭. 冬至养生搓耳朵揉两穴[N]. 健康时报,2015-12-28(008).冬至做为节气与节日在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到冬至节家家户户都会过冬至,而冬至最明显的习俗就在于吃,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当地的冬至美食,如北方准备饺子,南方准备汤圆,都有着团圆的期盼,那么冬至还有哪些特点呢? 二十四节气冬至简介介绍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也就排在了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

25、传统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或一气,一年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26、《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关于冬至说: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27、冬至这天,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28、天文学上也以冬至日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日标志着阴气到了极点,阳气开始到来,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上的热量比地面向空间发散的少,短期内气温还会继续下降。

29、所以,冬至也是寒冷的开始。

30、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

31、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所以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实质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

32、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

33、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也表明古人对冬至的重视程度。

34、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的。

35、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也有称做"添岁"、"亚岁"。

36、而冬至这一天,被称为长至或大冬。

37、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

38、节日习俗祭祖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39、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40、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41、2、吃烧腊与姜饭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42、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

43、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44、3、吃年糕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45、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46、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

47、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48、4、吃冬至团(冬至丸)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

49、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

50、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51、5、吃饺子,喝羊肉汤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52、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

53、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54、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TAG: 冬至吃啥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