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与问答 > 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

地震级别的划分标准和威力

来源:互联网转载 时间:2025-06-18 12:06:27 浏览量: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通过地震仪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来确定的。由于仪器性能和中距离不同,记录到的振幅也不同,所以必须要以标准地震仪和标准震中距的记录为准。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

1.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 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如9·7彝良地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 转乾企业管理-攻考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