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托福阅读中的“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
漫谈托福阅读中的“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本文简介: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漫谈托福阅读中的“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摘要:2013年有很多的学生准备考托福,因为他们要在九月份入学,六月分要拿到成绩,所以备考托福的时间较为紧迫,小马过河为所有的托福考生漫谈一下托福阅读中的“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供参考。何谓“英式思维”?何谓“中式思维”?“英式思维
漫谈托福阅读中的“中式思维”与“英式思维”本文内容:
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
漫谈托福阅读中的
“中式思维”
与“英式思维”
摘要:
2013年有很多的学生准备考托福,因为他们要在九月份入学,六月分要拿到成绩,所以备考托福的时间较为紧迫,小马过河为所有的托福考生漫谈一下托福阅读中的
“中式思维”
与“英式思维”供参考。
何谓“英式思维”?何谓“中式思维”?“英式思维“在这里特指用英语进行思维,即用英文概念、语法、逻辑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表达出规范的英语。“中式思维”特指在英语学习中以中文思考,套用中文的用词、语法、习惯去理解、翻译、表达英文,从而导致错误的、非规范的英文,俗称“中式英语”。
由于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中美两国语言的词汇量只有40%可以互通,如何将剩余的60%表达清楚呢?而且,两种语言的词法、句法、时态也存在很大差别,如何将两种语言协调呢?答案是只能靠转变思维方式,培养英文思维能力去解决矛盾,不能用“中式思维”去应对矛盾,否则不能正确理解与表达英文,甚至闹出许多笑话来。下面试举一例说明之。《《《《小马独家奉献托福、托福机经、雅思、SAT、SSAT更多资料点击下载》》》》
在TPO3里,有篇文章叫做architecture,其中有道句子简化题(第4题),原句说:
In
order
for
the
structure
to
achieve
the
size
and
strength
necessary
to
meet
its
purpose,architecture
employs
s
of
support
that,because
they
are
based
on
physical
laws,have
changed
little
since
people
first
discovered
them—even
while
building
material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一位学生读完该句以后翻译道:为了让结构去达到体积与承受力所必须去满足它的目的,建筑使用方法支撑那个,因为他们是基于物理法律的,变得很小因为人们第一次发现它们,即便当建筑材料的变化是戏剧性的。
读完上一段翻译后大家很可能放声大笑,就如同笔者当时的忍俊不禁一般。这位同学在翻译理解中是没有明显生词的。为什么与句子的原意相差甚远呢?主要由于固定搭配、句子结构、语言成分划分以及意群阅读存在问题所致。
原句开头是从句:为了使建筑结构达到满足其目的的体积和承受力。然后才是主句信息:建筑物使用了支撑的方法。随后又使用了从句套从句的手法:因为这方法是基于物理定律的,所以自从人们发现以来就没有变化过。最后也是分句:尽管建筑材料发生了巨大变化。
该学生在理解句子时按照词对词的直译法阅读,因此导致翻译出来的语序和中文的语序差异极大;另外在一些词意的选择上也不准确,比如physical
laws就是物理定律而不是物理法律,还有since一词在句中应该取其“自从”的意思而不是“因为”的意思。
正确的译文应该是:为了使建筑结构达到满足其目的的体积和承受力,建筑物使用了支撑的方法,因为这方法是基于物理定律的,所以自从人们发现以来就没有变化过,尽管建筑材料发生了巨大变化。
笔者发现部分托福考生在阅读理解时都是第一遍“僵尸读”(不过大脑的默读或朗读),第二遍“火星语翻译”(按照英语词汇的顺序直接翻译),第三遍“中式英语理解”(调整为中文语序)。这些事实说明,
托福
考生要突破“瓶颈”,提升成绩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尽量避免中式思维,学会英式思维,让思想在英语的世界里飞翔。
那么,如何来避免中式思维呢?从
托福阅读
来说,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词意的选择和把握要准确、通俗易懂。
For
example,上文句中有一个副词dramatically,经常出现在托福文章以修饰程度。一般同学都会想到drama(戏剧)这个词,于是翻译该词:戏剧性地。在中文里我们平时怎么形容程度之大之深之急,一般都用“非常”“贼”“很”,例如:今年的春晚贼没劲儿。中国传媒大学的贴小广告专业很牛逼!中文里很少用“戏剧性地”去形容程度,所以每次当同学们把dramatically翻译成戏剧性总是感觉隔衣服挠痒痒,贼不爽有木有!那为何不能看见这个词就翻译成“大大的”“急剧地”这样通俗易懂的中文词汇呢?
Another
example,托福阅读词汇题中常会出现project这种多义词,有“项目”“放映”“估计”等意思。同学们看见该词通常先想到“项目”的意思,读完整句后才发现不是这个意思,但短时间内很难想到其他意思,于是翻译的牛头不对马嘴。Similarly,在上文句中出现的since到底是“自从”还是“因为”取决于上下文,而不是想当然。
第二,养成结构阅读的习惯,提高分析句子成分的能力。
比如说,The
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regulator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has
criticized
advertisers
for
“misleadingness“—creating
a
wrong
impression
either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in
an
effort
to
control
advertisers
use
of
techniques
that
make
it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judge
the
true
size,action,perance,or
construction
of
a
toy.
从头开始慢慢词对词翻译,理解的又慢又可能不精准。这句话有定语从句,大家都知道,中文里也有定语成分,如果拿掉会使句子更加紧凑。英文中也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考生们习惯了中式翻译,导致很多无用信息一并被读出来了,致使干扰了我们对重要信息的理解和把握。上句如果把所有的“无用”信息去掉,保留“有用”内容就变成了:The
Independent
Television
Commission
has
criticized
advertisers
for
“misleadingness“(and
they
are)
in
an
effort
to
control
advertisers
use
of
techniques.
In
addition,为了让我们快速找准主干理解并且有针对性的翻译,就必须熟悉句法并养成意群整体阅读的好习惯。以下句为例,正确的阅读策略应该是:
The
sheer
scale
of
the
investment
it
took
to
begin
commercial
expansion
at
sea
reflects
the
immensity
of
the
profits
that
such
East-West
trade
could
create.
第一遍默读全句,读的同时就在分析结构和意群:主语+从句+谓语+宾语+从句。
第二遍找出主干翻译,即:大规模投资反映了大量的利润。
这样就能避免“中式翻译”在思维过程的干扰,将英文和中文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第三,形成英美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西方语言文化。
To
start
with,大家都知道托福阅读喜欢考查“同义改写”能力,即换个语句说同样的意思。有时候大家由于词汇量不过关就无法正确判断;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中式思维”的局限导致对同义改写的内容无法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判断。比如,TPO21的农业起源一文中第6题问大量的资源剧烈的波动是因为?然后定位句说:
There
were,however,fluctuations
in
the
climatic
conditions,with
the
consequences
that
wet
conditions
were
followed
by
dry
ones,so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plants
and
animals
oscillated
brusquely.
最后四个选项说:
O
locally
abundant
resources
were
quickly
exhausted
by
hunter-gatherers
O
the
temperature
became
much
higher
in
some
areas
over
others
O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s
and
animals
became
available
as
the
climate
changed
O
the
amount
of
rainfall
varied
radically
from
one
period
to
the
next
很多同学就会选择B或者C,因为提到了气候气温这样的词汇。但是答案却是D。
Apparently,原文说的wet
conditions
were
followed
by
dry
ones(湿季之后就是干季)与D选项说的amount
of
rainfall
varied
radically(降雨量有规律的变化)属于同义改写。而考生们平时很难将湿润和干燥这两个概念与降雨量联系起来,导致该题错误率极高。
Furthermore,翻译很容易出现文化差异,比如中国人常骂人说:走狗。但是西方文化中把狗当做人类友好的朋友,所以当你指着一个美国人说:you
running
dog!人家说不定会来一句:thank
you!
又如同上次在网络上看到的笑话,一个中国
留学
生和一个美国学生打架,中国留学生被打翻在地,不服气的骂了一句:我***妈。美国学生问旁边人他说什么,旁边人说:he
said
he
***ed
your
mother.
然后美国学生友好的拉他起来说:sorry,I
don
t
know
you
re
my
mom
s
boyfriend。毁三观有木有,但是没办法,人家美国文化就是如此的。
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英文思维”以提高托福阅读分数呢?
笔者以为在没有全英语环境的氛围中,我们还是可以做三件事情来提高“英文思维”能力的。
第一,要加大英文原著的阅读量,托福考生是有神助的,因为TPO共75篇都是最原汁原味的英语学术文章。通过阅读TPO文章,不断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熟悉西方的遣词造句的习惯和固定搭配的方法。
第二,要加强句法的学习,托福阅读考试基本不考查词法和时态,所以专心的攻克句子结构、句子成分等句法问题就够了。用TPO文章中的句型多举一反三的造句和写文章,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要加强英语的使用频率,比如经常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电视剧,浏览英文网页和杂志,多交几个外国友人,时不时小聚一起用英文聊聊人生、理想、感情。其实“语感”形成后,“思维”也就逐步建立了。
相关字搜索:
漫谈
相关文章
- 林丽渊现在做什么(林丽渊)
- 鲫鱼汤怎么做好喝又营养(鲫鱼汤怎么做)
- 水手 歌词(回味美好歌词(水手))
- 1700克有几斤
- 儿子结婚请柬邀请函怎么写
- 简单又炫酷的转笔技巧(转笔技巧)
- 大连财经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 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吗
- 跳舞solo是什么意思
- 男方生育保险能报多少钱,生育保险计算方式
- 2018年每一个月各有几天
- broccoli
- 盎怎么读组词(盎怎么读)
- 上海10号线地铁首末班车时间
- 2020年春运时间开始结束是几号(春运火车票什么时候可以预定)
- 无置喙成语,跟一二有关的成语
- 池晟俊(关于池晟俊简述)
- 描写景物的 什么
- 探秘LOL吸血鬼:德莱文与致命魅力
- 中国移动有什么好的套餐(中国移动套餐有哪些)
- 创意设计(关于创意设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