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长春工业大学高考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北京概述2000年1月,北京进行春季高考的改革,不再"一考定终身",这样可以促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与推进。报名条件参加春季招生的考生报名条件与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相同,但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和其它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学校在校生不得报考。春季高考的组织方法、考试规则、录取等均按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的有关规定实施。报考情况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报名人数少于计划人数,招生计划1715人,报名人数1101人。从1999年底北京的春考报名启动开始,许多人就担心招生计划北京春季高考招生统计会落空。这个忧虑并非空穴来风。在北京计划招生1715人,其中,本科生仅有102个名额,并且,应届考生不能参考。吸引力不大。不少当年参加过春考的考生和老师都这样评价。2000年春高考最后实际录取人数不足400人。录取分数按照百分制计算,每科平均仅为理科40分和文科38.7分。2001年,北京总结了前一年的工作经验,加大了本科的招生数量。1440人的招生计划,本科计划为512人。一些热门专业也加入到春季高考之中。2002年的势头看起来更好。2003年春季高考达到顶峰。计划招生人数、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2004年北京的8所市属高校退出春招。计划招生缩减到1500人,实际录取1012人,仅2200人报名。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的报名人数1466人,计划招生人数1542人。又一次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现状2006年北京宣布暂停春季高考,直至今日。意义“这是一次初衷非常好的招生改革。不止一位老师这样评价春考。但是从一开始,各方各面的准备不足就注定了北京春季高考以失败收场。北京春季高考的一个显著招牌就是给考生多一次选择机会。但是春季高考从规模上、开放程度上始终无法与秋季高考相比。更多的考生把春季高考当成一次练兵。考上本科,还算满意就入学,否则,接着参加秋季高考。还有一个来自教育外部的***是:高校连年扩招,考生通过秋季高考选择更好的学校的几率更大,选择更多。相比之下,春考的吸引力就更小了。上海编辑概述从2000年起,上海市增加了普通高校春季招生考试,从此形成普通高校每年有“两次考试、两次招生”的新模式。报名条件与高考招生考试的报名条件相同。报考情况2006年,12022人报名参加上海春季高考。这一年,上海参加春季招生的普通高校为12所。上海市春季高校招生本科录取工作结束时,到5所本科院校报到的考生有1284人,超出原定的本科招生计划54人,完成招生计划的104.39%。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报名考生共有8479人,计划招生1862名,但最后超过一半的达线考生连志愿都没有填写。参加春考招生的高校数减为9所。这一年,在被录取的学生中,本科录取报到1121人,完成招生计划的100%。但高职学校。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报考人数为4500多人,比2008年又减了不少。同时,2009年8所高校计划通过春季招生的人数总共只有950人,继2007年1800人、2008年1500人之后,是缩减幅度最大的一年。2010年上海市春季高考中,4540余名考生报名参加春季高考,与上一年大致持平。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技大、上海商学院、上师大天华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8所院校参与招生。计划招生580名;其中本科360名、高职专科220名。这一年,部分高校入学实行春季高考秋季入学的新模式。考生被录取后,将在秋季与参加6月高考的新生一起入学。2011年,3000余人报考春季高考。当年上海市市教委下达的招生计划数是550名,其中本科320名、高职专科230名。8所招生院校中,公办学校占一半,分别是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商学院。2013年,报考人数锐减为为924人,名存实亡。意义增加春季高考,缓解了夏季一次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带给考生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鼓励一部分社会青年继续深造,从而有利于延缓社会就业的压力。春季高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学升学的压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并且春季高考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机遇,为学校探索实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加快专业改造,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春季高考几年以来,春季招生取得了成功经验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不足方面编辑其一,春季高考是落榜生的机会。随着秋季考试录取率提高,落榜生减少,报考春季高考的学生自然减少。而由于春季高考被打上“落榜生高考”的标签,一些学生也不愿意参加春考被录取,复读生参加春考往往将其作为“试水”检验复习水平的机会。其二,春季高考只有普通学校部分专业参与录取。如果名校、热门专业参与眼下的春考,必然造成对秋季高考秩序的严重冲击,一些在秋考中被录取的学生,可能放弃录取机会,等到春考考好学校、好专业,而没有太强竞争力的学校和专业参与,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其三,春季高考被视为学校在“为改革作贡献”。参加春季高考,不是作为学校选择生源的机会,而被视作一种负担。有专家指出,所谓多次高考、多次录取,应该是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次同等水平的考试,每次考试成绩同等有效,均可以作为申请入学的成绩;一所学校,可以多次录取学生。这样,每一次高考,才会是每个考生和每所学校共同的机会。眼下的春季高考,不过是秋季高考的补充、拾遗,没有同等的地位。春季高考从热到冷的尝试表明,如果一直维持一次集中高考的权威性,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高考改革,将很难从根本上撼动教育的应试格局。展望对于春季高考“越来越狭窄的生存空间”,教育专家建议,必须改变现有的招生模式。教育问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要真正发挥多次高考的作用,还得让更多院校参与进来。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家祥则认为,春季高考只针对落榜生、往届生等,限制应届高中生。他建议,中学阶段应健全和完善学分制,这样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便能提前毕业,同往届毕业生、落榜生一起投入春季高考,也为重点大学参与招生创造了条件。但传统的夏季高考已经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重要性更高,这也导致春季高考热度一直很低。
相关文章
- 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中政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 大足城南中学招生办电话(大足城南中学)
- freya
- 围棋学堂(围棋学研网官网)
- 请问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啥系,啥学院?
- 承德旅游攻略民宿(承德旅游攻略)
- 田原宇(关于田原宇简述)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怎么样?
- 深圳机场7线全程要多长时间
- 成人学校是什么意思
- 边际替代率怎么求例题
- 萌江湖(关于萌江湖的介绍)
- 婚礼仪式内容
- 流川枫的原型是谁,流川枫喜欢的是谁
- 国庆节放假通知2020年调休安排
- 中国比较有名的警官学院有哪些?
- 为爱痴狂简谱教唱(为爱痴狂简谱完整版)
- 20XX升学宴家长致辞(4篇)
- 柳荫公园,柳荫公园在哪里
- 酒泉到敦煌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