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是什么怎么翻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出自《论语·子罕》。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汉;夺:改变,换;志:(某人的)志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意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罕》,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论语·子罕》是春秋战国的语录体散文,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处介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
《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论语·子罕》中“子罕”与人物子罕并不是同一回事。在这里,“子”指孔子;“罕”是表示频率的副词,即“少也”。
《论语·子罕》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论语》中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
相关文章
- 林丽渊现在做什么(林丽渊)
- 鲫鱼汤怎么做好喝又营养(鲫鱼汤怎么做)
- 水手 歌词(回味美好歌词(水手))
- 1700克有几斤
- 儿子结婚请柬邀请函怎么写
- 简单又炫酷的转笔技巧(转笔技巧)
- 大连财经学院宿舍条件怎么样 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吗
- 跳舞solo是什么意思
- 男方生育保险能报多少钱,生育保险计算方式
- 2018年每一个月各有几天
- broccoli
- 盎怎么读组词(盎怎么读)
- 上海10号线地铁首末班车时间
- 2020年春运时间开始结束是几号(春运火车票什么时候可以预定)
- 无置喙成语,跟一二有关的成语
- 池晟俊(关于池晟俊简述)
- 描写景物的 什么
- 探秘LOL吸血鬼:德莱文与致命魅力
- 中国移动有什么好的套餐(中国移动套餐有哪些)
- 创意设计(关于创意设计介绍)